首页 历史

三国之汉室再起

第八十七章 毛遂自荐

三国之汉室再起 都门明月 2001 2020-08-06 09:10:00

  李严对汉室足够忠诚,能够在曹操获得局势,不费吹灰之力取得荆州的情况下,还出奔往益州而去,已经是足以见得他心中对汉室忠诚了。

  李严与刘琮外交几句之后,即是进入了城中,虽然奉天军是随同一起进入了的,李严也不会担忧刘琮军马进城会出什么意外,因为李严内心已经高度判断这位就是未来的荆州之主,至于下面的戎马是不是会在城中生乱,李严还可以顺便看一看刘琮的治军能力。

  让李严没有想到的是,这支戎马令行禁止,即即是到了大街之上,也没有丝毫的杂乱,每小我私家都是一言不发,保持着行列,迈着整齐的法式,目不斜视。

  李严对此惊叹不已,到了县衙之内,李严道:“不知二令郎兴兵而来,所为何事?不知道下官有没有效劳之处。”

  刘琮道:“此次只是巡狩诸县,并没有什么行动,敢问李县令治下,可有山贼伏莽为患,我顺手即是解决了。”

  李严笑道:“起初是有的,不外在下已经组织起守备兵,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肃清境内之贼匪。”

  好吧,我刘日天果真被针对得不浅!

  怪不得刚刚见到的这秭归县的守备兵和其他县治的戎马大不相同,已经有些隐隐约约趋于正军的模样了,刘琮马上即是高看了李严一眼。

  这个时候的怙恃官员,一般的士族身世的,兵事都是他们的短板,李严能够治理黎民的同时,还将麾下的戎马整练了起来,可见其能力纷歧般。

  刘备其他方面不说,看人是十分准的,原来就是十分看重李严,知道他不管是治理民事照旧兵事,都是不俗,所以在托孤的时候,才选择了诸葛亮和李严二人。

  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幼主能辅助就辅助,不能辅佐,君可自取之。”这不外就是一个客套的说辞而已,否则刘备也不会提拔起李严来制衡诸葛亮了。

  李严被刘备临终受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这个权力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带兵打仗的事情,就由李严来了,但刘备深知,诸葛亮追随他十四五年了,也是十分知兵的,且立下了不少功勋,即即是任命李严统管兵事上的事情,李严也争不外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在军中也有威望,事实上证明,刘备看人很准,诸葛亮没用多久就将蜀汉的所有大权集于一身。

  刘备的老辣在于此,他授予李严统管内外军事的职责权力之后,还加了一条,让李严留镇永安。

  很明显,曹操的花样比力大,能力也比刘璋强,那时候刘琮都降了,但是李严却没有投靠曹操,转身就效力于刘璋,可以看出来,李严内心里照旧认可的是刘姓山河。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李严的原因,留镇永安的原因很简朴,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能力,也是一个很重权柄的人,一定是什么方面都要一把抓的。

  所以刘备选择将李严留在永安,为的是什么?让李严远离中枢,永安作为连接东吴的门户所在是驻扎有重兵的,一旦诸葛亮真的做出了取而代之的事情,李严就可以出师勤王,讨伐诸葛亮。

  事实上,诸葛亮对于李严一直也是想将他调离永安的,曾经想要李严去汉中,李严没有去,多方相同之后,才到了江州,最后李严被贬也很离奇。

  诸葛亮北伐之时,李严先说,粮草不够了,劝诸葛亮早些退兵,厥后又在朝中诋毁诸葛亮,说粮草尚且富足,诸葛亮是讨伐不力,自行撤兵,李严是老年痴呆了吗?就不怕诸葛亮回朝之后对质吗?

  肯定不是!

  这里面,有疑问,刘琮也认为大有蹊跷。

  但是现目前,对于李严的能力,刘琮已经是认可,当下即是记下,随后李严道:“如果二令郎不信,可以让麾下儿郎四处打探,这边已经是没有山贼了。”

  刘琮道:“也好,吾就停留两日。”

  说是这么说,肯定是要证实一番的,李严紧接着道:“我看令郎励精图治,整兵备战,在下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当不妥讲。”

  刘琮一听,即是来了精神,“正方但讲无妨!”

  李严也是犹豫了很久,最后见到刘琮治军严整,这才决定毛遂自荐,向刘琮讲明效忠之意:“二令郎有荆州权门士族支持,这个荆州之主即便二令郎不坐,也是不得不坐,大令郎一味与刘备交好,就不得士族支持就坐不到这个位置。”

  “而二令郎这个时候想必已经看到了荆州的外患,那就是北方的曹操了,假以时日,曹贼肯定南下,是以令郎才振兴武事?”

  直呼曹操为曹贼,思想和三观都很正,为李正方点赞:“不错,既然正方直言不讳,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不错,我正有此忧虑。”

  李严道:“实不相瞒,令郎最大的支持是门阀士族,最大的掣肘也是士族,他们最在乎的利益,未来早晚会有矛盾,严,虽然身世微末,非士族之人,但亦愿意略尽绵薄之力,今生之心愿,即是忠于汉室,决不事贼,不知二令郎可愿区区李严归于令郎麾下,效犬马之劳。”

  刘琮心中大喜,要知道,自己自从穿越以来,魏延是因为归到了自己统辖之下,被提拔起来的,而甘宁也是走投无路,因为自己先体现赏识,才愿意效忠。

  即即是诸葛亮,也是刘琮再三请求才体现愿意相助,李严却是作为一方县令,是刘琮自穿越以来第一个主动体现投效之人。

  当下刘琮也是欣喜:“能得正方相助,吾自然倒履相迎。”

  李严纳头便拜:“李严参见主公。”

  刘琮搀扶起李严:“正方的名声,吾早有耳闻,乃是老练之才,能文能武,只是现如今琮能力有限,不能给正方一个大展拳脚的时机,吾向正方许诺,未来若成大事,未来正方一定是吾左膀右臂。”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