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民工老杨

超生岁月

民工老杨 IMHO.Z 2943 2020-04-28 17:08:41

  结婚后,老杨经历了不少磨难,其实说起来只为了一件事,生儿子。

  70年代,实行团体经济计划,村里的一切事务离不开生产队,其时村里专门设了饲养员,分工较明确,有饲养马、牛、骡的,有饲养猪的。婚前,鉴于老杨的特殊情况,村里专门让老杨在村生产队喂猪,老杨一小我私家吃饱全家不饿,在那个普遍没有收入的年代里,生活过得还可以,那时候,全村基本上一个样,没有特别富足也没有特别贫困的,都很平均。

  老杨干事情是认真的,把猪喂养的膘肥体壮,没少得生产队长的表彰。其时在生产队靠挣工分折算粮食,工分挣得少,粮食分的就少。喂猪相对来说照旧轻快活,但工分挣得要少些,许多男人都不愿意干。

  结婚第二年,老杨有了闺女,在那个年代,工分是全家的命根,为了多挣点工分,老杨自告奋勇到生产队鞭炮厂卷鞭炮。那时的鞭炮,有红药和灰药之分,红药极不稳定,我们家乡一般用来制作手拉炮,就是将细线系上活扣,活扣的四周放上红药,卷上纸筒,粘牢后用手一拉就响,经过改良后还可以不用线向地下一摔或一踩就响,这种鞭炮在碾药的时候很容易爆炸,人们少少用。灰药在我们家乡叫“电光药”,制作的鞭炮响威力大,人们过年过节,逢喜事,都市放几挂鞭庆祝一下,在农村鞭炮很有市场。

  鞭炮制作工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老杨给我讲了制作历程:制作鞭炮的时候,要先卷好鞭炮筒,再将筒一个个排列呈六角状,用绳捆扎住,用带粘性的黄土泥钉牢一头,晾干后,填充火药,将引信头部箍扎,刷上糨子,再用锥子扎上眼续上引信,将头部稍做处置惩罚,一个鞭炮就制作乐成了。将每个鞭炮引信拧在一起,编成200头、500头及1000头不等,盘成圆盘状,用绳一捆,贴上标签,就可上市买了。制作鞭炮是风险很高的行业,由于大多人不愿意干,所以工分挣得自然要高,为了制作鞭炮,村里曾经炸死过人,烧伤过人,看到那些被火药烧过的脸,老杨从心里感应畏惧,总是小心翼翼的。

  但是,再小心也有瞌睡的时候,没想到照旧被伤到了,老杨说想想都后怕,因为头发少,怕人笑话,老杨经常带帽子,那天多亏这帽子,老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说话的功夫火药爆炸了,气浪将他掀翻在地,眼眉胡子全烧焦了,头皮被烧掉了几块,疤痕至今还在,腿部受伤最重,躺了几个月才好利索,至今下雨阴天还隐隐作痛。一同事情的二癞子没逃过这一劫,手被炸飞,人被气浪掀翻的砖石击中,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来得及。

  这件事事后,老杨考虑到另有小媳妇和未成年的孩子,坚决不干了,村里考虑他的实际情况决定让他继续喂猪,工分给他涨了几分,于是老杨又同猪打起了交道。猪出栏是老杨每年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多年与猪亲密接触的日子,老杨与猪之间培养了深厚的情感,看着猪被装上车送往屠宰场,老杨不忍再看,找个地方偷偷流泪。养猪这几年,虽然工分挣得少,但生活还真获得了改善,每到年根节,村里例行杀猪,猪血、猪下货,都成了老杨家里的美味,老婆和女儿吃得津津有味,可老杨无法下咽,时至今日老杨一直不吃猪肉。

  猪出栏后,新猪到来前有一段空闲时间,正好遇上小麦收割,老杨磨好镰刀与老婆一起到了田间地头,在男男女女的说笑声里,一捆捆的麦子,装上了驴车。两口子回抵家,天已经很晚了,女儿盼弟已经在家门口的条石上睡着了,看着女儿宁静的脸,老杨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在领袖像面前早请示晚汇报后,老杨脱鞋上了炕,抽了一袋烟,想想自己奋斗了半辈子,老杨觉得心有不甘,看着别人有儿子传宗接代,老杨内心的那团火被点燃了,攒着劲要生儿子,早早缠着媳妇上了炕,媳妇劳动了一天,累得满身散了架,对那方面真没太多要求,但最终照旧没经住老杨一顿诱惑……

  那事事后,老杨的媳妇还真怀上了,老杨小心伺候了十个月,生了,没想到照旧闺女。似乎一棍子打回了原形,卷上一袋旱烟,老杨无力的坐在地上,越想越不舍气,下定决心还要生。那时刚实行了计划生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老杨家成了重点监控工具,村里妇女主任经常“美意”的来找他媳妇谈谈家常,带他老婆免费进行妇科检查,发动他老婆带上了避孕环,这不是让杨家断子绝孙吗,老杨气得好频频晚上拿砖头砸妇女主任家的窗玻璃,妇女主任也曾怀疑过他,不外老杨拿捏地很准,每次都是在妇女主任与此外村民发生矛盾的时候下手,好频频均转败为功。

  日子在这种境况下慢慢已往,革新开放的东风吹到了老家,生产队解散了。老杨分到了四亩地和一匹骡子,老杨跟媳妇没白没黑的干,粮食徐徐多了,几年光景成了万元户,老杨那段时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拴上门,在微弱的灯光下一张张数着大团结,心里美极了。但每当数完钱,心里都空牢牢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这么多钱留给谁,禁不住又点燃起再生一个的愿望。

  老杨偷偷地带老婆来到县城,找到我母亲,哭着说出了他的想法,我母亲一时心软,允许了,托朋友到医院妇产科帮老杨老婆偷偷取出了避孕环。为了怕妇女主任来找麻烦,老杨忍痛将家里的土地让邻居看管,自己带着媳妇到县城工地打工。

  革新开放之初,打工者少少,农村人进城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修建行业,为此当年的乡镇修建企业真的火了一把。老杨从干零工干起,一直干到了瓦工,瓦工是技术活,从砌砖、勾缝、加拉结筋到抹灰,老杨干起来驾轻就熟,老杨老婆在工地上做饭,也过了一段舒坦日子。

  这期间,令老杨最揪心的是天天跟老婆在一起却不能行伉俪之事,修建工地条件差,基本上是大通铺,没有单间,时间长了,老杨就带着老婆到四周的宾馆住上一天,在多次入住旅馆后,老杨老婆又有身了。看着媳妇日渐隆起的肚子,老杨觉得在修建工地打工也不是恒久措施,还要时时应付建管部门的计生检查,思来想去,老杨决定让媳妇到老家躲躲。

  在这段时间里,村里派人多次捎话,要老杨老婆回家检查或到指定医院免费体检,老杨只能应付着,盼着媳妇临盆的日子赶忙到来。日子在期待中一天天已往,终于等来了媳妇生了的消息,不外不是好消息,照旧个丫头,这次超生的价钱是贫无立锥。超生罚款太多了,老杨卖完存了几年的粮食,加上手头的积贮,勉强凑够。这么多年来让老杨最欣慰的是媳妇对他特别支持,自己做出的重大决定,媳妇毫无怨言,默默蒙受。

  休养了两三年后,老杨扬起梦想的帆又起航了。为了生儿子的梦想,老杨将三个闺女放到媳妇老家寄养,带着老婆北上HLJ,找到了受饿年代闯关东的表叔,开始了打工生涯。

  表叔现在在靠近俄罗斯的林场事情,前几年当了一官半职,木材一车皮一车皮的往回拉,现在刚退休,在家包了近百垧地,种杨树苗、松树苗和中药材五味子等经济作物。HLJ由于土广人稀,农场、林场较多,许多户动辄几十上百垧地,地多人少,机械化涉及不到的就要雇人治理,老杨干惯了农活,在这边照旧比力适用的。

  可能是换了换情况吧,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东北这边计划生育抓得也不像关里这么紧,一年下来老杨和老婆反而胖了不少。就在这样放松的情况下,老杨老婆又怀上了,老杨是天天祈祷,日日拜佛,这一次老婆没有让他失望,果真给他生了儿子。

  老杨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老家,从东北带回的木耳、松蘑、榛磨、松子等特产,没有分给亲朋,反而到集市上卖了个好价钱,破天荒的给儿子买了罐进口奶粉,走在大街上,似乎觉得自己高人一头,尽管经济上受了损失,老杨依然乐呵呵的。虽然罚款是免不了的,为了还债,老杨收拾起自己的家把式,追随村里的包领班到沿海都市干了多年修建。这期间,大女儿、二女儿先后出嫁了,三女儿大学结业留在县城教书,连小儿子也上大学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