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侠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第六十章帝国时代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一九八零年代 3035 2022-07-31 18:00:56

  项少龙道:“大王过奖了,这是臣的责任。我大秦历代皆是英主,这是天意在我大秦。现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再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法式了。”

  秦王政也很兴奋,这旷世之功要落到他的身上,他的血都要燃烧起来了。

  项少龙亲自率军十万,陈兵于秦齐领土;王翦兴兵漠北,于长城外威逼燕国;而上将军徐先则是南线防御楚国的总指挥。

  项少龙并不急于攻击齐国,而是修书一封与齐相后胜,大意是:大秦灭齐,势在必行,但一直以来与后胜有友爱,不想和他拔刀相向,只要能劝齐王投降,可保他富贵,要是不愿投降,战争机械一旦开启,就不会轻易停下来,到时候没人能保障你的宁静。

  秦王政同时也给齐王建去了一封劝降信,只说:齐国与大秦历来友好,从不加入所纵抗秦,只要肯投降,必不会亏待齐王,要是不愿投降,攻破临淄,王室满门都要死。你也可以联合燕、楚同时反抗大秦,但我们一定优先攻击齐国。限期一个月回复,如果一个月没有回复,秦军就会提倡攻击。你好自为之吧。

  齐国早就没了争霸之心,都畏惧秦军的骄横,连反抗都不敢。燕、楚有心着力,奈何齐国自己软弱,连战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大秦兵不血刃的拿下齐国。

  燕国首当其冲,秦国对燕,已成合围之势。燕、楚隔秦相望,有心呼应,可惜相同不畅,燕国身陷绝境,伶仃无援。

  秦王政同样限时劝降燕国,燕王喜有心一战,也知没有胜算。这时是秦将张唐为燕国相,张唐乘机进言,愿保燕王性命。他倒是不担忧燕王喜敢杀他,祖国越强大,他就越宁静。

  燕王喜也是无奈投降,太子丹空有理想,也无力回天。

  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平定燕、齐。

  此时天下诸侯,只剩楚国了。

  秦王政倒是没对楚国使用劝降这一招。楚国地域宽大,战略纵深远不是其它各国能比,人口众多,能文能武,拥有称霸天下的资本,劝降只会自取其辱。

  秦王政意气风发,有些迫不及待了。

  项少龙劝阻道:“大王,楚地宽大,非短期内能结束战争,我们的后勤资源是不是富足很重要。而且燕、齐新降,我们虽不惧他们造反,但要融合他们,照旧需要一些时间。”

  秦王政问道:“我大秦的战争能力已经开发到了一个极限,无论经济照旧军事,都远超楚国,黎民富足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我们对对楚国的优势很明显,我们现在停下来生长,他们也会生长,再等下去恐怕意义不大。”

  项少龙道:“第一,由于楚国的分封制度及各人族专权,使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效率低下,虽然我们都在生长,但绝不行能同步,此消彼长,我们的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第二,我们还没有发挥出我们的极限,我一直都认为人口是国家的最重要资源,无论男女,我大秦的男人已经基本全部动用了起来,可是女人呢?”

  秦王政问道:“女人怎么动用?”

  项少龙道:“首先要勉励生育,勉励未亡人再醮,以增加人口;其次,我们可以让女人走出家门,肩负起社会中她们能肩负的事情,把男人解放出来,提高军队的待遇,把男人吸纳入军队,加以训练,战争到底照旧要军队去打的,军队越强大,战争就越有掌握。”

  秦王政皱眉道:“扩军,再提升待遇,开销会增大许多。这也不切合你一贯注重民生的政策呀?”

  项少龙道:“这是应对战争的临时政策,但也要控制好军队的数量,要以我们的经济能力能养起为宜,等到战争结束了,我们不招兵就是了。但提高军队待遇照旧有须要的,随着大王生活的好,就不会轻易被人鼓舞造反。而且我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民生,也是为了为战争蓄积力量,增加战争潜力。大王,国家不要与民争利,要适当让利与民,有恒产者有恒心,黎民越富,就越稳定。”

  秦、楚都知道这一战已经不行制止,都积极备战。两国“冷战”开始,隔离一切往来,随时准备开战。

  幸亏两国都是地大物博,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可是项少龙与李园的相助终结,转为敌对。

  全国总发动,无论男女老幼。就连嬴盈的娘子军也开始招募女兵,她居然认识了善柔,把她聘为娘子军总教官。

  善柔回到齐国后嫁人生子,平日里教授贵族女子剑术。齐国投降,她的夫婿是齐国贵族,就随着王室来到了咸阳,被嬴盈发现,招入麾下。

  这支女兵其实并不受秦王重视,可是却被嬴盈当成心肝宝物儿。

  项少龙倒是没有歧视这支女兵。他想起了一个很有名的女子投军的故事,遂抄袭了乐府诗《木兰辞》。

  故事很感人,让人泪目。琴女神对项少龙的才气再一次另眼相看。纪才女武艺特殊,有了从军的激动。凤菲更是把它编成歌舞。项少龙提点凤菲,可以把故事加工,改编成话剧或是歌舞剧,这样更利于流传。

  《木兰辞》的连续火爆,有点儿带偏了节奏,女性参军的势头高涨,这可不是项少龙的本意,只好申饬嬴盈不行盲目扩充,一定要严格选拔,控制军费,但也没有攻击她的积极性。

  项少龙又主持了声势浩荡的基础建设。秦直道、驰道的修建,这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使秦国的门路四通八达,易于物资迅速送到前线。

  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没有后勤,再高明的战略也只是空中楼阁。

  项少龙努力平衡着经济与军事的生长,深怕一味地生长军事,拖垮了国家。

  赵墨矩子严平这些年在秦国生长的巨好,凭借秦国的强大,势力越来越强,楚墨矩子符毒虽有矩子令,也不得不臣服于严平,早就黑暗投靠了秦国,留在楚国做特工,为墨者谋求更大的前途。

  随着军备竞赛的深入,楚国的经济越来越差,在穷兵黩武的门路上越走越远。

  这已经出乎了项少龙的预料,他在最开始还真没想过要通过用军备竞赛来拖垮楚国的经济。

  现在项少龙反而不想开战了,楚国的分封制和苏联何其相似,昔人又比苏联越发不懂经济生长的重要性,致使他们的经济瓦解得越发迅速。

  楚国也自知国力已经不足以养活这么多军队了,甚至比秦国更急于开战。可是中央权力的弱化,各下辖领主又都心怀鬼胎,终究没有勇气率先提倡进攻。

  每天都有来自楚国的情报,项少龙时刻掌握着楚国的最新动态。

  秦王政也震惊于这种战争方式,还什么都没做呢,楚国就已经乱成一团。

  项少龙进言道:“大王,楚国现在盲目扩军,黎民已经要养不起这支军队了,大乱不远。”

  秦王政问道:“他们会怎么个乱法?咱们又什么时候兴兵?”

  项少龙道:“现在他们军民比例严重失衡,黎民苦不堪言。黎民不反,他的各个候王也早晚要独立,不奉中央的命令,而转向各自为战。纵然他们能联合,但战力较中央统一命令不行同日而语。唉!楚国原来得天独厚,可惜,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秦王政也看出一味扩军的毛病,楚国已经不行制止的内乱了,他反而放缓了军事生长,深怕一不留心,自己也走上了这条路。

  但秦国却摆出一副随时开战的架势,楚国不敢有丝毫懈怠,明明已经不堪重负,可依然咬着牙扩军,不敢放松军事。

  终于在公元前230年,楚地多处在秦国特工的挑动下,泛起暴乱,各地领主纷纷宣布独立,不再奉楚王命令。

  大秦兴兵八十万,王翦任总指挥,桓齮、杨端和、王贲、蒙恬,分四路南下,项少龙坐镇咸阳,统领后勤补给。

  八十万的军队,在这个时代是不行想象的数字,那些靠近秦国的楚国附庸纷纷上表秦王,想投降秦国,抨击楚国,灭楚后依旧割地为王。

  秦王政想都没想,直接回复:投降,保富贵,不投降,死无全尸。

  还想割地为王,门儿也没有。

  少数藩王选择投降,可照旧有许多人舍不得放弃手中权力,选择反抗,但也知道孤掌难鸣,转而支持楚王。

  于是,楚国以李园为令尹,项燕为上将军勉强凑了三十万雄师,迎战秦军。

  四路雄师势如破竹,兵围寿春,王翦不急于攻城,只是将寿春围个水泄不通,分兵继续转战其余各地。

  寿春之战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惨烈的一战,寿春被围半年,弹尽粮绝,上将项燕战死,王室于王宫自焚。城破之时,寿春了无生气,成为了一座死城。

  灭楚之战,历时一年,于公元前229年,终于天下一统。

  横扫六国后,秦王觉得“王”已经表达不了他的劳绩,改称“天子”,自称始天子,中原正式进入帝国时代。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