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学霸大唐

65、造小艇都难

学霸大唐 索肥丫 2254 2020-05-20 20:00:00

  别小看二十吨的小船,可以装百人,还可以带十吨货,船体小,行动灵活,速度快,利于隐蔽。

  这样的小船,装上人力驱动的螺旋桨,再加上风帆,逆水也能到达十节的速度。

  每艘小艇上配了一门60毫米的小炮,射距为六里,漫说现在红河上没有拦截,就是碰上了五百石的所谓官船,也就一炮的事情。

  它们是为山军专门准备的,用以突破红河上游元江的封锁线,给山军在滇黔桂接壤处的新大本营运送人员物资。

  这是当前急需的交通艇,山军那边已经走陆路送了两趟补给已往,送去的人也不回返,直接就在当地整编纳州僚的部众。

  山军大部需要等这十艘船完工,然后搭船从元江上岸,再买通陆上的交通线。

  如果山军的大部都走陆路,那消息就太大了。

  现在就可以利用小交通艇直接到达要地,然后化整为零,不停渗透扩张土地。

  将这条交通线买通,即是给桃源据点连通了脐带,再将山军喂大,南诏的通盘棋就活了。

  只要把桃源据点扎稳,那谁来都不怕,大不了又是一次僚人举旗造反。

  虽然,能不开火不交战最好,最理想状况是消化完周边大巨细小的僚寨,跟南诏这个偏向的军队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再动手。

  如此交通线的建设就不能青天白日明目张胆,最好是偷偷地行进打枪放炮的不耍。

  所以这些交通艇未来都将是利用夜色来行进。

  夜航需要灯光,否则速度太快了看不清河流容易撞船,河流上照旧有急湾浅滩的。

  以当前的条件,电灯是不用想了,伏打电池的电量顶不住探照灯,就算梅哲仁把铅酸电池给弄出来,怎么充电呢?

  发电机制造需要的绝缘耐温质料,还差一点点,这需要时间来攻关,但现在恰恰缺时间。

  当前的备用方案是火炬,后面装一面运动的金属反光罩。

  但这不是恒久之计,而且梅哲仁也觉得要发扬学霸军善于夜战的传统。

  于是后世曾用过的充气马灯进入了梅哲仁的视野,用的是煤油,够亮,防风,连续时间长,照明规模能有周遭数十米。

  它的工艺不庞大,打气加压的气缸现在也能制造了。

  将煤油加压后呈雾装喷出,打在丝质灯罩上,经过硫酸钍浸泡的丝罩可以在燃烧时发出白炽炫光。

  如果弄出一个铁制的反光聚焦后罩,则一个土法探照灯就有了。

  气灯的应用规模很广,特别是做为军事照明用,是夜间行军的利器。

  可事情总是一环扣着一扣,制造汽灯的唯一难点就是要找到含钍的稀土矿,最常见的是独居石。

  梅哲仁知道最近所在就在学霸军南进的下一个跳板山阳港旁边,正好配相助战计划。

  这个小环节可以遁序渐进,但梅哲仁也确实感应了困难。

  工业化推进到了一定法式,拦路虎酿成了种种各样的小细节,造点小交通艇都如此艰难,为何,不成体系。

  这次造船给梅哲仁提了个醒,没有工业工人,什么事情都要搞大会战,恒久以后就会显露毛病。

  不专就不精,临时拉来的工人,在没有条件下顶顶当可以,难以告竣稳定的工业生长。

  学霸军的部众,也不行能永远这样通用,他们也有他们的专职,开疆拓土才是学霸军该干的事,此事决定生死生死。

  学霸军从工务部这里撤离,就会影响到梅哲仁接下来的计划,按他的想法,是想有选择有目的地生长增补一些工业项目的短板。

  开办专业化的工厂是唯一的出路。

  可现在又没有稳定的工业工人来源,人们并没有从土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不管是升龙城照旧下龙港,除了学霸军和执政体系以及学术机构外,剩下的所有的人都照旧农民的身份。

  后世西方的工业工人,是经过了大量的圈地运动,就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跑,让其失去生活来源,然后他们不得不进到工厂去事情。

  这样的圈地运动,陪同着的是血淋淋的聚敛压迫,没有任何道德人性可言。

  这不是梅哲仁愿意搞的模式,也不是以后南海国文明所能接受的模式。

  南海国应该是乐土,而不是兽圈,资本的猛兽放出来了,得给它带上个紧箍咒,让工业化生长有序可控。

  可让梅哲仁搞全公有制,把工业工人养起来,吃喝拉撒全包,梅哲仁又不乐意。

  为什么?效率低下,不管你怎么考评都没有用,因为人一养就懒,做与不做,做多做少一个样,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靠思想觉悟来告竣工业化,后世都没有完全乐成,现在更不行能。

  梅哲仁想到了后世的农民工,工业工人纷歧定非要挣脱土地的束缚,土地甚到都不算是肩负,而应该是一种保障。

  进企业事情的工人可以把口粮田托管给农场,然后从农场领取牢固的口粮田收益,这样的工人是不会饿肚子的。

  为了实现工业化,政府肯定要办工厂,如果进到企业里的工人,有生活来源的保障,那就不需要企业来提供这部门,工厂只需要支付一份人为就行了。

  而且这样一来,就能把成效考核真正落实,因为不提供保障,工厂就可以人员流动,做欠好可以解聘。

  对于工人来说,他有口粮田的保障,就免除了后顾之忧,至不济饿不死。

  工人想要过上好生活,那就得专精,投入精力提高技术水平,这才是工业工人专业化的动力所在。

  只有饭碗是捧不稳的,捧饭碗的手才会用力且认真。

  而人员可以流动,工厂就不能固化工人,他有了好技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起来也没有那么多记挂,反过来又刺激了工厂的治理,能让企业日趋完善。

  这样一来,工厂也没有肩负,不及格的劳动力可以直接清退,因为不怕他们饿死,也没有工人养老医疗的压力,工厂就可以轻装前进。

  工厂与工人的关系,酿成了纯粹的劳务需求与技术输出的关系。

  如此生长,才气让工业体系化,遇到问题,他们会自发地找措施解决。

  走上这样的正轨,科技的生长就有了自主的动力,而不是像现在,靠着梅哲仁从自己脑子里挖知识来填补。

  不是不能广布学识,只是不能让他学,而应酿成他要学,主动与被动效率和效果差异。

  原来的工令和商令照旧不够详细彻底,是时候出台一个促进工商业生长的政策了。

  想到这点,梅哲仁觉得,是该让陈文定过来安家了。

  合浦在狄仁杰来了一趟后已经稳如泰山,该把陈文定放到南进开发新商业口岸上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