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红楼悟梦

四十八、“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红楼悟梦 寒隽 10244 2020-04-07 20:55:30

  很久以前就已经构想出了这篇文章,因为“秦淮八艳”即“金陵八艳”,是比曹雪芹生活时代稍早的金陵才女,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的刻画,绝对抹不去这些金陵名媛的影子。“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之间必有某种关联,这似乎已被各人公认。但究竟有何种关联,却无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妙,写在这里,与各人分享。

   书中第五回警幻称金陵十二钗正册为“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又说:“贵省女子固多,不外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原来金陵十二钗全部出自贾府,作者又何须写出“贵省中十二冠首”,“贵省女子固多,不外择其紧要者”的话呢?作者想通过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

   我认为,曹雪芹虽曾历富贵,但他身边的女子却无论如何也凑不出

  十二位“省中冠首女子”来。显然,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塑造离不开其他金

  陵女子的元素,所以作者才会写出“贵省”的笔墨,讲明心意。而这些金陵才女又是何人呢?虽然不能不包罗台甫鼎鼎、被誉为“金陵八艳”的“秦淮八艳”!

   十里秦淮是金陵富贵所在,正是曹雪芹魂牵梦绕的江南家乡。况且,

  “秦淮八艳”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却不像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美人,是单为帝王服务的。她们深深地融入了平民黎民的生活,人情味十足,她们的故事和经历无疑对曹雪芹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秦淮八艳之一——灵秀多才马湘兰

  所作《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不仅讲明了马湘兰在绘画上的高明造诣,也讲明了“秦淮八艳”与曹雪芹家族的渊源。

   金陵秦淮河畔,两岸划分是南方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和南部教坊名妓聚集之地,比力著名的有旧院、珠市。“秦淮八艳”就是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正是魏良辅(吴玉峰)所创昆曲的演艺明星(详见拙文——“正考吴玉峰”)。《红楼梦》的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设计,都来自“昆曲”和“弋阳腔”(详见拙文——《〈红楼梦〉中戏》)。可以这样讲,《红楼梦》的创作,离不开对《玉簪记》《南柯梦》《紫钗记》《牡丹亭》《西厢》《西楼记》等昆曲剧本营养的罗致,这些剧本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提供了富厚的文学元素和事迹质料。“秦淮八艳”,自马湘兰到陈圆圆,个个都是当世的昆曲名伶。曹雪芹自幼听“曹寅家班”的“昆曲”和“弋阳腔”长大,曹家

  的戏班是名扬全国的专业昆班(正合《红楼梦》中的贾府戏班)。所以,“金陵八艳”作为“金陵十二钗”的某些人物原型,或多或少地融入了红楼的梦境中。

   有学者说“秦淮八艳”最先见于余怀(余澹心)的《板桥杂记》,划分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但这样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其实余澹心的《板桥杂记》中共纪录了二十多位名妓的生平、个性与才艺,又何止上述六人?因此,“秦淮八艳”的说法是极不完整的,它包罗的金陵才女只是“秦淮众艳”中的一小部门。

   所以,关于“金陵八艳”的成员,世间存在无数个版本。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换较大,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另有其他众多版本,不再赘述。

   其实,“秦淮八艳”的说法最早出自清人张景祁在 1892 年编纂出书的《秦淮八艳图》以及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他们凭借对秦淮河历史的研究,选出八名最精彩的秦淮才女。此八人为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和陈圆圆。虽然这只是张景祁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其实其时的秦淮河畔何止八艳?况且出书《秦淮八艳图》时,曹雪芹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英雄所见略同,马湘兰等八人,因其才气与名望,也一定是曹雪芹心目中的首选。但他却基础不行能知道后世之人全无怜香惜玉之德,只搞出了所谓“金陵八艳”,他选中的金陵十二钗原型,一定是十二人或二十四人。

  余怀,生于 1616 年,卒于 1696 年,字澹心、无怀,号曼翁、广霞、壶山外史、寒铁道人、鬘持老人等。原籍福建莆田,恒久寓居南京,故常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由于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是秦淮河上的常客,所以他的说法最为准确。吴伟业曾在《满江红·赠南中余澹心》一词中称:“此少俊、风骚如画。尽行乐……”《板桥杂记》实际上是余令郎的自传,其史料价值毋庸置疑。因此,我仔细研究了《板桥杂记》的纪录,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妙。

   上卷《雅游》纪录:“妓家划分门户,争妍献媚,斗胜夸奇。凌晨则卯

  饮淫淫,兰汤滟滟,衣香一园;停午乃兰花茉莉,沉水甲煎,馨闻数里;入夜而擫笛搊筝,梨园搬演,声彻九霄。李、卞为首,沙、顾次之,郑、顿、崔、马,又其次也”。从上卷钱牧斋《金陵杂题》以及中卷《丽品》的内容来看,“李卞”中的“李”当指李香(李香君)或李十娘(名湘真,字雪衣)或者李大娘(一名小大,字宛君)。但李湘真和李宛君的名气远不及李香君,此处“李”应是李香君。“卞”字指卞赛(一曰赛赛。后称玉京道人,即卞玉京)。

  “沙顾”则是沙才和顾媚(字眉生,又名眉、横波夫人,即顾横波)或顾喜(一名小喜)。同样,顾喜名气远不及顾横波,此处之“顾”应是顾横波。“郑顿崔马”当指郑妥娘(郑女英,小名“妥娘”诗载《列朝诗选闰集中》)、顿文(字少文,琵琶顿老女孙)、崔科、马娇(字婉容)。因此,其时世上真正的“金陵八艳”,或者说严格意义上讲的余澹心版“秦淮八艳”应当是李香君、卞玉京、沙才、顾横波、郑妥娘、顿文、崔科、马娇,其中以李香君、卞玉京、顾横波三人最为后世人所推崇,经常被列入所谓的“秦淮八艳”之中。

   中卷《丽品》篇首纪录:“曲中名妓(一作“诸儿”),如朱斗儿、徐翩翩、马湘兰者,皆不得而见之矣,则据余所见而编次之,或品藻其色艺,或仅记其姓名,亦足以征江左之风骚,存六朝之金粉也”,可见余怀基础就没见过马湘兰。郑妥娘与马湘兰(1548 —1604)、赵令燕、朱泰玉同为冒伯麟《秦淮四美人选稿》的主人公。冒伯麟称郑妥娘“手不去书,旦夕焚香持课,居然有出世之想”。钱牧斋《金陵杂题绝句》有诗:“闲开闰集教孙女,身是前朝郑妥娘”,可见郑妥娘与马湘兰一样,也不是与余怀(余澹心)同一时期

  的人,虽然着名,却不是曹雪芹所认可的写作原型。

   与余怀同时代的柳如是(1618 —1664)和陈圆圆(1623 —1695)在

  《板桥杂记》中也只字未提。可能余怀认为,柳如是原来是嘉兴的青楼女

  子,着名不在秦淮,嫁钱谦益才定居金陵,已经从良了;而陈圆圆是苏州名妓,偶尔来秦淮也只能算是“游客”。可见郑妥娘、马湘兰、柳如是和陈圆圆四人是因其美貌和传奇经历才入选后人杜撰的“秦淮八艳”,因地域和年龄所限,她们并不是余怀和曹雪芹眼中的“金陵八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志远在文章中写道:“余怀与曹寅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一年,曹寅在苏州任织造的期间。三次江南文士聚会,二人共往。像余怀这样以才气、名节自重的遗民名士,曹寅对他深表钦敬与结纳之意。他请余怀为《楝亭图》题咏,余怀亦对曹寅之家世、人品充满赞誉之情。余怀手稿本《玉琴斋词》以及《月波楼杂抄》、《茶史补》,是曹氏楝亭藏书中的三种,尤其是《玉琴斋词》,因是余怀手迹、吴梅村序、楝亭藏,人称‘三绝’。二人之交往,体现了曹寅与明遗民之间相互在身份和传统文化价值上的深切认同。”我们可以看到,余怀与曹寅交往颇深,余怀版的“金陵八艳”一定是曹雪芹版的“金陵八艳”!

   许多文人在条记小说和诗歌中纪录了大量名妓的容貌和风范。譬如

  万历年间出书的《金陵百媚》为其时秦淮河诸妓著名并排定座次;钱谦益

  与爱妾柳如是,也为寇白门、顾横波、董小宛等名妓作诗、纪录;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王月生》条;冒襄《影梅庵忆语》详述其与董小宛相识、结缡以至小宛病殁的历程。但没有比《板桥杂记》更详尽的文献纪录。下卷《轶事》仍然意犹未尽,增补了对李香的描写:“香年十三,亦侠而慧,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梦》皆能妙其音节,尤工琵琶。与雪苑侯朝宗善。阉人阮大铖,欲纳交于朝宗,香力谏,止不与通。朝宗去后,有故开府田仰,以重金邀致香。香辞曰:‘妾不敢负侯令郎也。’卒不往。盖前此阮大铖恨朝宗,罗致欲杀之,朝宗跳而免。”就连附录中也纪录了三位薄命女:宋惠湘、燕顺和赵雪华。

   从三卷的差异内容来看,《板桥杂记》的重心照旧在中卷,前面共纪录“南曲留名者”24 人。厥后的“珠市名姬附见”虽记有“珠市珠市名姬”4人,即王月、王节、王满三姐妹和寇白门,但从“在内桥旁,曲巷逶迤,屋宇湫隘。然其中时有丽人,惜限于地,不敢与旧院颉颃”一句看来,所谓的“珠市名姬”其实与旧院的“南曲名妓”所处的社会职位照旧有很大差距的,虽有寇白门等少数佼佼者,但在当世却被视为二等货色“不敢与旧院颉颃”。因此,四位“珠市名姬”也不是《红楼梦》的写作原型,而 24 位“南曲留名者”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发现,“24”这个敏感的数字又如期而至了。显然,曹雪芹正是以这 24 位“曲中名妓”,即“秦淮二十四艳”为原型,结合他身边的金陵女子,才创作出了性格各异、活龙活现的金陵十二钗!

   以下介绍这 24 位才女与金陵十二钗之间的影射关系。她们是:

   1.尹春。专工戏剧,后不知所终,结交余怀。

   2.尹文。后归太平张维,不幸言中,先张维卒,张维轻财结客,磊落人,尹文之幸也。

   3.李湘真。居有老梅,梧竹,一时鼎沸,从良老死,结交余怀。

   4.李媚姐。李湘真兄女也,先余怀慕之,未遂,后交陈澹仙,不知所终。

   5.葛嫩。字蕊芳,归孙克咸,国变,孙克咸被俘,葛嫩抗节死,孙克咸也大笑终。

   6.李宛君。有须眉丈人之气,后归吴天行,吴天行妻妾众多,落寞寡

  欢,后从所欢胥生,老死。

   7.顾眉生。即顾横波也,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居所被称为“迷楼”,后归龚芝麓,无嗣,得善终。

   8.董小宛。余怀称之“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忍去”也,董小宛事冒辟疆九年,年二十七,劳卒。

   9.卞玉京。名赛,后半生长斋绣佛,依郑保御,得以善终。

   10.卞敏。心厌市嚣,后交申维久,申维久亡,敏复嫁贵官颍川氏于闽。

   11.范珏。性静、工画,未注其终。

   12.顿文。又曰琴心,生于乱世,因陷入狱,余怀拯之,后为吴郡王子置为别室,王子捕,琴心归匪人,不知所终,美人薄命,有若琴心者。

   13.沙才。此女天生尤物也。

   14.沙嫩。沙才妹,二人合称“二赵”“二乔”,郁郁死,唏嘘。

   15.马娇。字婉容,“濯濯如春月柳,滟滟如水芙蓉”,深以误堕烟花为恨,思择人而事,不敢以身许人,后归杨文骢,莫知所终。

   16.马嫩。马娇之妹,作礼为贾奉陈令郎,未几,转赠陈伯玑,得以善终。

   17.顾喜。性情豪爽,体态丰华,与余怀善,乱后不知所终。

   18.米小大。有李清照遗风,后归李太仆,太仆遇祸,家灭。

   19.王小大。善外交,人称“和气汤”,为扬州顾尔迈贮之河亭,顾不盈有古任侠风,书画知名,为一时之雅士。

   20.张元。清瘦轻佻,临风飘举。

   21.刘元。有语:“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甚为知名。

   22.崔科。顾影自怜,矜其容色,高其声价,不屑一切,不意卒为一词林所窘辱,不知所终。

   23.董年。亦秦淮绝色,与小宛姊妹并肩。

   24.李香。慧俊宛转,余怀有诗赠之。

   由于我在文章《揭秘书末情榜》中揭示了金陵十二钗正、副册的人物

  及影射关系。因此,我们将凭据情榜的顺序来分析金陵十二钗正、副册所

  列人物与《板桥杂记》中“秦淮二十四艳”的对应关系:

   1.林黛玉、甄英莲对应董小宛和崔科。

   《板桥杂记》中纪录:“董白,字小宛,天姿巧慧,容貌娟妍(正合黛玉容貌)”;“少长顾影自怜,性爱闲静,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忍舍去。至男女杂坐,歌吹暄阗,心厌色沮,意弗屑也”(正合黛玉性情);“丧母得病”,“以劳瘁死”(正合黛玉丧母及得病而死情节)。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智慧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小宛对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的冒辟疆一见倾心(正合宝玉)。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他和辟疆还蓄有不少“蓬莱香”,曾从江南觅得“生黄香”(正合黛玉之幽香)。

   “幽香”一词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只泛起了四次:(1)第五回:“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与“此香凡间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种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点明“幽香”是“凡间中无”的仙香。(2)第八回:“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此“幽香”正是宝钗“冷香丸”之香,是癞头僧人所赐,而非宝钗所自有。(3)第十九回:“宝玉总未听见这些话,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此“幽香”为真幽香也!点明黛玉是天上仙子的化身。(4)第二十六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悄悄透出”。再次点出黛玉之“幽香”,正合董小宛之香。

   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这一点也与黛玉极为相似。《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同紫鹃说的一段话:“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这段话被刘心武老师誉为描写黛玉浪漫情致的经典语段,正来自董小宛的生活片段。

   最有力的证明是黛玉葬花的情节也源于小宛葬花。上世纪 30 年代曾

  在浙江海盐鸡笼山发现“董小宛葬花处”,2003 年 9 月在海盐南北湖方家湾一民舍墙内发现一块“董小宛葬花”石刻古碑。当地传说:清顺治二年(1645 年)清兵南下,已在如皋从良两年的董小宛随良人冒辟疆逃难来到海盐,借居南北湖畔近一年。当地闺阁之中有在夏天来临前葬花为花神饯行的习俗。小宛客居他乡,寄人篱下,第二年芒种落花时节,不禁触景伤情,葬落花于鸡笼山。

   月色之美,最为小宛所倾心。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

  回来,她推开窗户,让月光彷徨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第七十回《桃花行》:“一声杜宇春归尽,寥寂帘栊空月痕”,都是黛玉咏月的佳作,这恐怕就是曹雪芹从董小宛的个性特征中获得的灵感吧?

   《板桥杂记》中纪录:“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天然韶令之致。科亦顾影自怜,矜其容色,高其声价,不屑一切。卒为一词林所窘辱。”

   “天然韶令之致”与“顾影自怜”虽然是黛玉与香菱的写照,而“矜其容色,高其声价,不屑一切。卒为一词林所窘辱”却是黛玉的又副册影子——晴雯的写照!

   2.薛宝钗、平儿对应董年和沙才。

   《板桥杂记》中纪录:“董年,秦淮绝色,与小宛姊妹行,艳冶之名,亦相颉颃。钟山张紫淀作《悼小宛》诗,中一首云:‘美人生南国,余见两双成。春与年同艳,花推白主盟。蛾眉无子弟,蝶梦是前生。寂寂皆黄土,香风付管城。’”

   董年与董小宛“姊妹行,艳冶之名,亦相颉颃”,虽然是薛宝钗的影射工具。而《红楼梦》里“黛钗合一”描写的灵感恐怕也出自于此。“寂寂皆黄土,香风付管城”则是她二人薄命的灵感源。

   《板桥杂记》中纪录:“沙才,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

   善弈棋、吹箫、度曲。长指爪,修容貌,留仙裙,石华广袖,衣被灿然。”

   “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正是薛宝钗与平儿的写照,薛宝钗的形象还取自于杨贵妃,自然是“丰而柔”。而第六回写平儿相貌:“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正合“修容貌,留仙裙,石华广袖,衣被灿然”的沙才相貌描写。

   3.贾元春、邢岫烟对应顾媚和顿文。

   《板桥杂记》中纪录:“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

   其中“庄妍靓雅,风度超群”,正合元春相貌。顾媚人称顾横波,号称其时南曲第一(正合元春身份)。明末清初鼎鼎台甫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职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正合元春职位)。

   顾媚“归合肥龚尚书芝麓”后,“视金玉如泥沙粪土”以及“岁丁酉,尚书挈夫人重过金陵,寓市隐园中林堂。值夫人生辰,张灯开宴,请召来宾数十百辈,命老梨园郭长春等演剧,酒客丁继之、张燕筑及二王郎,串《王母瑶池宴》。夫人垂珠帘,召旧日同居南曲呼姊妹行者与燕,李大娘、十娘、王节娘皆在焉。时尚书门人楚严某,赴浙监司任,停留居樽下,褰帘长跪,捧卮称:‘贱子上寿!’坐者皆离席伏,夫人欣然为罄三爵,尚书意甚得也。

   余与吴园次、邓孝威作长歌纪其事”一段,正合元妃省亲情节。“后龚竟以顾为亚妻”,以及“嗣后,还京师,以病死。敛时,现老僧相,吊者车数百乘,备极哀荣”,正合元春之薄命。

   《板桥杂记》又纪录:“顿文,字少文,琵琶顿老女孙也。性聪慧,识字义,唐诗皆能上口。授以琵琶,布指护索,然意弗屑,不愿竟学。学鼓琴,雅歌《三叠》,清泠泠然,神与之浃,故又字曰琴心云。”

   顿琴心的才艺正合元春的影子——丫鬟抱琴。从顿文“吴郡王子其长主张燕筑家,与琴心比邻,两相慕悦。王子故轻侠,倾金钱,赈其贫悴。将携归,置别室”来看,正合邢岫烟与薛蝌的姻缘,而从顿文“屡为健儿、伧人所厄,最后为李姓者挟持,牵连入狱,虽缘情得保,犹守以牛头阿旁也”,和厥后王子“突遘奇祸”“美人命薄”来看,邢岫烟与薛蝌也是薄命的结局。

   4.贾探春、尤三姐对应李宛君和沙嫩。

   《板桥杂记》纪录:“李大娘,一名小大,字宛君,性豪侈,女子也,而有须眉丈人之气。”

   “性豪侈”,“有须眉丈人之气”,显然是探春的个性写照。李宛君有“侠妓”之名,她“后归新安吴天行。天行钜富,赀产百万,体羸,素善病,后房丽姝甚众,疲于奔命。大娘郁郁不乐”的命运,正与探春远嫁番邦,虽有财富尊荣却郁郁寡欢的命运结局相同。

   《板桥杂记》还纪录了沙嫩的结局:“嫩归吒利,郁郁死”,同样是探春远嫁的灵感之源。

   王赋诗:“美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用到了“沙吒利”的典

  故。《辞源》中解释:“唐肃宗时,韩翃美姬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后得虞候许俊的资助,与柳复合(故事见《太平广记》四八五,唐,许尧佐,《柳氏传》和孟棨的《本事诗情感》)。“沙吒利”即指强夺人妻的权贵。比韩翃稍晚些的诗人赵嘏已在诗中直接引此典故,明清传奇及小说中也常见此语。清人在《柳氏传》的故事基础上又搪塞为《章台柳》,作者姓名已不行考,现有四卷十六回的清醉月楼刊本,有回目,本是齐如山旧藏,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嫩归吒利”就是指沙才之妹沙嫩后归权贵,郁郁而终(正合探春远嫁和番)。而《柳氏传》与《章台柳》恐怕就是柳湘莲与尤三姐故事的灵感之源。

   5.史湘云、李纹对应刘元和米小大。

   《板桥杂记》纪录:“刘元,齿亦不少,而佻达轻盈,目睛闪闪,注射四筵。曾有一过江名士与之同寝,元转面向里帷,不与之接。拍其肩曰:

  ‘汝不知我为名士耶?’元转面曰:‘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相传以

  为笑。”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湘云言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骚’,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即来源于此。第六十三回又有:“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须涂朱抹粉,才是男子。”

   米小大是《板桥杂记》中唯一能与女诗人相提并论的人,正合史湘云之才气。称其“纤妍俏洁,涉猎文艺,粉掐墨痕,纵横缥帙,是李易安之流也”。李易安即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配合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板桥杂记》纪录:“米小大归昭阳李太仆。太仆遇祸,家灭。”而金兵入据中原时,李清照匹俦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正合湘云“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的命运结局)。《红楼梦》中湘云与李纹的人物形象设计,许多都来源于李清照的个性命运。

   6.妙玉、傅秋芳对应卞玉京和卞敏。

   《板桥杂记》纪录:“卞赛,一曰赛赛,后为女羽士,自称玉京道人。”

   各人这时才明白,原来《红楼梦》中的妙玉是有原型的,她就是同样被尊为“秦淮八艳”的卞玉京。

   余怀称她:“长斋绣佛,持戒律甚严,刺舌血,书《法华经》,以报保御。”

   第十八回曹雪芹写妙玉:“祖上也是念书仕宦之家”又借王夫人的话:“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点出了妙玉的身份。卞玉京也身世于金陵秦淮的官宦之家,因父早亡,与卞敏姐妹二人沦落为歌妓,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才女(正合妙玉之才)。卞玉京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江南盛传“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吴梅村被卞玉京的容貌与才气所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情感渐深。厥后卞玉京想嫁给他,但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来金陵选妃,已看中卞赛。吴梅村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二年后,卞赛在苏州出家当了女羽士。

   《板桥杂记》中还纪录了卞玉京的妹妹卞敏:“颀而白如玉肪,风情

  绰约,人见之,如立水晶屏也。”正是妙玉与傅秋芳的写照。《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写傅秋芳“琼闺秀玉”“才貌俱全”“有几分姿色,智慧过人”的灵感,即来自于卞氏。

   7.贾迎春、尤二姐对应尹春和尹文。

   《板桥杂记》纪录:“尹春,字子春,姿态不甚丽,而举止风姿,绰似各人。性格温和,谈词爽雅,无抹脂鄣袖习气。”正合第三回迎春的相貌描写:“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缄默沉静,观之可亲。”

   由此可见,迎春的名字和个性特征都来自于尹春无疑。

   《板桥杂纪》又纪录:“尹文者,色丰而姣,荡逸飞扬、顾盼自喜”自然与迎春、尤二姐的相貌相合。后又记有尹文的话:“是不难。嫁彼三年,断送之矣”,以及“未几,文死”,正合迎春与尤二姐的短命。

   8.贾惜春、李绮对应李香君和范珏。

   《板桥杂记》纪录:“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宛转,调笑无双,人题之为‘香扇坠’。”正合第三回惜春的相貌描写:“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李香君又名李香,也是“秦淮八艳”之一。在恋爱生活上,李香君没有像《桃花扇》中所写,在栖霞山与侯方域重逢,她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1655 年的暮春,满树的桃花已经干枯,落红各处。李香君独自来到栖

  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羽士,惜春出家的构想和李绮的名字即出自于此。

   范珏同惜春的关联还在于她的绘画才气,《板桥杂记》纪录:“范珏,字双玉,廉静,寡所嗜好,一切衣饰、歌管艳靡纷华之物,皆屏弃之。惟阖户焚香瀹茗,相对药炉、经卷而已。性喜画山水,摹仿史痴、顾宝幢,檐丫老树,远山绝涧,笔墨间有天然气韵,妇人中范华原也。”正因如此,曹雪芹才写出了这样一位既会画画,又会当尼姑,另有些廉介孤苦品格的惜春来!

   9.王熙凤、鸳鸯对应王小大和顾喜。

   王小大的个性特征对王熙凤这一《红楼梦》经典人物的形象塑造,有

  着不行替代的作用。《板桥杂记》纪录她:“生而韶秀,为人圆滑便捷,善周旋,广筵长席,人劝一觞,皆膝席欢受,又工于酒纠、觥录事,无毫发谬误,能为酒客解纷释怨,时人谓之‘和气汤’”,这与八面玲珑的王熙凤何其相似!

   《板桥杂记》又记顾喜:“顾喜,一名小喜,性情豪爽,体态丰华,双趺不纤妍,人称为顾大脚,又谓之‘肉屏风’。然其迈往不屑之韵,凌霄拔俗之姿,则非篱壁间物也。”也是一位女中好汉,虽然也是曹雪芹创作王熙凤与鸳鸯人物形象的最好原型。

   10.巧姐、薛宝琴对应葛嫩和李媚姐。

   葛嫩的性格特征在《板桥杂记》中有大段的纪录,但并不详尽。“嫩”字显然是指向了巧姐与宝琴的年幼。而葛嫩的“才艺无双”和“长发委地,双腕如藕,面色微黄,眉如远山,瞳人点漆”的相貌,却给了曹雪芹不少的创作灵感。

   李媚姐是李湘真的兄女,《板桥杂记》中描写她:“十三才有余,白皙,发覆额,眉目如画。余心爱之,媚亦知余爱,娇啼宛转,作掌中舞。”正因为李媚姐是李湘真的兄女,曹雪芹才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也写进了“金陵十二钗”,许多人都对巧姐这位辈分又低、又十分年幼的人物为何要混入“金陵十二钗”的行列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终于找到了原因——是因为葛嫩和李媚姐。

   11.李纨、尤氏对应李湘真和张元。

   《板桥杂记》纪录:“李十娘,名湘真,字雪衣。”(正合《红楼梦》中李纨名字“李宫裁”。又说她:“性嗜洁,能鼓琴清歌,略涉文墨,爱文人才上。

   所居曲房秘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中构长轩,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李纨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枝老梅,写着“霜晓寒姿”四字,另有诗句:“竹篱茅舍自宁愿宁可”。可见李纨同“老梅”的关联其实源自于李湘真与“老梅”的关联。

   而“余每有同人诗文之会,必主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爇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然宾主秩然,不及于乱”一段正合《红楼梦》中的诗社。

   李十娘从良后,余怀问李媚姐:“老梅与梧、竹无恙乎?”李媚姐说:“已摧为薪矣”,正合李纨也是薄命(判词:“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的结局。

   《板桥杂记》中称张元“齿稍长,在少年场中,纤腰踽步,亦自楚楚。”

   足见李纨与尤氏年纪偏大的原因,原来是她们的原型人物的年纪也偏大——“老梅”李十娘和“齿稍长”的、混迹于“少年场”中的张元。

   12.秦可卿、金钏对应马婉容和马嫩。

   《板桥杂记》纪录:“马娇,字婉容,姿首清丽,濯濯如春月柳,滟滟如出水芙蓉,真不愧‘娇’之一字也。”

   马娇既是“如春月柳”,又是“出水芙蓉”,难怪曹雪芹笔下的秦可卿乳

  名称作“兼美”,在她身上既能找到黛玉的影子,又能找到宝钗的影子。

   《板桥杂记》还写杨龙友与朱玉耶和马婉容“终日摩挲笑语为乐”(正合秦可卿与贾珍之情),后杨龙友家败(正合贾府之败),婉容“莫知所终”(正合秦可卿之薄命)。

   《板桥杂记》称马婉容之妹马嫩:“轻盈飘逸,自命风骚”,正是秦可卿与金钏的性格写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