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唐瘿

第75章 斩草除根

唐瘿 怼王 2297 2020-05-13 00:03:00

    三月初三,宜祭祀,忌嫁娶。

  自从武延秀宿醉之夜与守真秉烛夜谈之后,已经已往旬日。这些天以来,武延秀再也没有来过镇国太平公主府。

  这几日,守真的心情时好时坏。

  好是因为守真在夜里见到了的李过,数月未见,二人聊了许多,让守真彻底知晓了兵谏的所有细节。

  如今,梅园别院开辟了一个旁门,可以让守真等人不用经过太平公主府的正门而自由收支。

  坏是因为李过带来了不少的坏消息。

  张柬之被论功提拔为天官尚书(吏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公之后,一时间,贵寓门庭若市。

  吏部尚书之所以称之为天官尚书,是因为可以不通过天子而能够任免四品及以下官员。

  张柬之经纶謇谔,一生朴直不阿,但他做了一辈子官,浮浮沉沉数十年,也深谙政界之道,提携了不少的新进子弟。

  八十岁的高龄,每日择优选官,悉心查阅官员的履历和人望,张柬之不想错过每一位英才。

  全贵寓下都为张相的天官尚书官职和汉阳郡公爵位而兴奋,唯有其孙子张子敬忧虑万分,很是担忧祖父的身体。

  特别是李过着重提及了一件事。

  张相等人屡次劝告圣上诛灭武氏团体,天子李显都不听。

  张柬之等人说:“则天大圣天子改唐为周的时候,李唐宗室被诛杀殆尽。现在多亏天地神灵的庇佑,陛下又重登帝位,但武氏一族却像以往一样牢固地独霸着他们所窃取的官爵职位,这种情形难道是朝野之士所希望看到的吗?希望陛下淘汰他们的俸禄,削夺他们的官爵,以告慰天下之人!”

  天子李显没有接纳他们的建议。

  张柬之等人,有的拍着几案叹息,有的弹击手指以致出血,纷纷说道:“圣上已往作英王时,在人们眼里是一个勇武坚强的人,我们之所以没有诛灭武氏团体,是为了让圣上能亲自诛杀他们,以扩大天子的声威。现在圣上却反过头来重用武氏团体成员,局势已去,谁知以后又会怎么样呢!”

  守真没有想到天子李显会如此厚遇武氏一族,受惊问道:“然后呢?没有拉出一个武氏一族的人来做做样子吗?”

  李过摇头道:“据高力士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梁王武三思在上官昭容的介绍下,与韦后走得很近。”

  “是韦后影响了天子?”

  “秘书郎明珪,因功被张相擢升为正五品的中书舍人,卖力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他经常侍奉在天子左右,与上官昭容接触时机较多。据他传出来的消息,应是上官昭容维护武氏一族。”

  守真扼腕道:“常闻二人私通,果有其事!”

  数天前,武延秀曾说过此事,但守真误以为是武延秀夸大其词,并没有轻信。

  “据明珪说,二人有私情是一方面,上官昭容时常去太后那里问安,或是太后为保武氏一族,通过上官昭容向天子施压,也未可知。”

  守真沉思后,颔首道:“也对。太后余威仍在,不看僧面看佛面。”

  二人苦恼万分。

  二人本想借如日中天的张相之手扳倒武氏一族,给梁王武三思治罪。

  没想到在此事上,张相与其他的几位功勋重臣有了差异的意见。

  一同加入兵谏行动的洛州长史薛季昶对侍中敬晖说过,梁王武三思还没有受到惩处,仍在朝中任职,锄草时不铲掉草根,终究还会长出草来。

  张相的铁杆心腹敬晖没有放在心上,回复说,现在大局已定,武三思等人不外是案板上的肉而已,还能有什么作为?现在杀的人已经够多的了,不能再多杀了。

  “哼!一帮书生自诩为文人!百无一用是书生!”听到李过的转述后,守真气愤道。

  李过也毫无措施,除了资助守真为义父李多祚等人送去书信之外,也只有拍案嗟叹。

  守真纡郁难释,只能在早春的后花园里散心。

  “满眼春景色色新,花红柳绿总关情。欲将郁结心头事,付与黄鹂叫几声。”

  守真站在后花园的樱花树下,看着满园的樱花盛开,心中的愁绪少了许多。

  “好诗,好诗!”一道声音响起。

  “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

  张皋是昨夜追随着李过进了梅园别院,轮班侍奉守真。换走了守真的另一个手下兄弟。

  凑巧的是,张皋还没有来得及知晓梅园别院和公主府后花园的区别,以为月亮门之外的花园也是梅园别院的一部门。

  张皋认为有人私闯私人领地,下意识的掩护着守真。

  “住手!”

  对方也喝道:“住手!”

  守真看到一个气质和衣饰极为不搭的中年男子。

  头戴束发银冠,一脸漠然却极具威严的神情,双眼转动间流露着平和的目光,两边鬓白如星,映衬出主人的沧桑。

  身上的缺胯袍沾了些泥土,手里拿着钱镈(注①)正在锄草,与其头戴的束发银冠格格不入。

  “这是效仿刘玄德的菜园农事?当年,刘备得了衣带诏之后,每日在府里不是浇花即是施肥,摆弄菜园,忙得不亦乐乎。刘备在曹操的监视之下隐忍,只为寻找时机。不外,眼前的这位亲王,也是如此吗?”

  守真一眼就认出了眼前之人,能够在太平公主府里头戴束发银冠的中年男子,只能是驸马都尉定王武攸暨。

  守真用道门之礼稽首道:“贫道失礼了,望老丈见谅。”

  “放肆!这位是定王殿下。(注②)”武攸暨身边的下人也是钱镈在手,一起劳作。

  “定王殿下……贫道冲撞了殿下……请殿下恕罪。”守真再次稽首见礼,他眼角的余光看到了远处跑过来的三郎武崇敏。

  张皋早已愣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天师,你怎么也在?父亲大人(注③),孩儿刚刚去过书房找大人……”三郎武崇敏丝毫没有在意场上的气氛,再次“童言无忌”。

  “三郎,这位就是你说起过的天师?”定王武攸暨问道。

  “对呀!天师,这位是家父定王殿下。父亲大人,这位就是守真天师,长安昊天观的天师。前些日子,就是他让孩儿背了半天的《黄庭经》。”三郎武崇敏的家教很好,知道如何相互介绍。

  ---------------------------------------

  注①钱镈[bó],一种锄草用的农具。

  注②唐朝时称谓诸王,即亲王和郡王,皆为大王。隋朝时,称谓亲王为殿下,与太子殿下、公主殿下、皇后殿下等同称谓。本文接纳殿下的称谓,因为“大王”的称谓在现代人听来有太强烈的喜感。《隋书》“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

  注③唐朝,“大人”是对父亲的尊称,且只会指父亲。称谓某官员为某大人,是错误的称谓,只会泛起在影视剧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