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有无敌舰队

第103章 难民

我有无敌舰队 晓小锋 2014 2020-03-15 21:04:28

  哗哗哗……

  船锚被铁链徐徐从海中拉起,然后就听到一声嘹亮的“伸帆”响起,桅杆上的风帆也被海员们徐徐升起。

  “主帆已经打开。”

  “船只开始转舵。”

  姚山手握舵轮,开始向右狂打满舵,在海员们的配合下盖伦船开始掉头。

  等船头回正到出口岸,姚山快速回舵,使盖伦船向前平稳滑行。

  三艘盖伦船刚刚驶出口岸,就碰上了随后而来的西北飓风,大风吹得风帆哗哗作响。

  盖伦船的速度开始飙升,王新看着被划开的海浪,心中估算现在最少航速也有15节。

  黄海是粗犷的,没有小溪流水那般缱绻,王新与颜秀英傲立在船头,感受着海水扑面而来,一次次拍打着船头。

  两人相伴而立俯瞰夕阳,夕阳射出的金光与波涛的海水交织一起,是那么的华美堂皇,美不胜收,让人惊叹!

  颜秀英张开双手,想要围绕着美丽的一切,“好美啊!王新。”

  此时的王新虽然感受夕阳也很美很悠长,但他的注意力却全部集中在颜秀英身上。

  他怕啊!因为海水拍打着船底,使船只在大海上起起伏伏,他怕严秀英站立不稳,会跌入海中。

  他的目光全部凝聚在颜秀英身上,只要颜秀英稍微站立不稳,他就会脱手把她抱进怀中。

  王新虽然感受惊险,但却是深陷在这爱的浪潮中。

  王新身后主桅杆下,刘大锤一行人也是战战兢兢,生怕王新与颜秀英稍不留心就会掉入海中。

  而船厂码头上的刘二锤都要哭了,他用手放在眉间举目远眺,腰间挂着一把唐古刀。

  高峻的背影加上那苦瓜般的脸,显得是那么的违和与怪异。

  看着盖伦船迎风而去,消失在茫茫的海平线上,刘二锤只感受内心一片凄凉。

  “少爷,你把我落下了。”

  余正照从一旁的船坞内走来,看着码头上的这傻大个,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他朝码头上的刘二锤叫了一声,“大个子……”

  刘二锤转身看着身后不远处的余正照,有些茫然的看了一下四周。

  “别看了,叫的就是你。”

  余正照朝他打了个手势,是以他过来。

  刘二锤走到余正照身前敬重的出言道,“余老您找我。”

  余正照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到了他手中,“这是少爷让我转交给你的,让你去带给胶州城内的王管事。”

  刘二锤兴奋的从余正照手中接过信封,面容兴奋的说道,“少爷原来是有事交给我,并不是把我忘了。”

  易县城外已经成为了一块难民聚集地,官道两旁已经搭起了不少的地窝子。

  这些流民,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眼睛内尽是茫然与无措。

  县令黄清远在城门外建了一个粥棚,每天只有粥棚开始施粥的时候那些难民眼中才会泛起一丝生气。

  但每天施的那些米粥都是米汤烧的水,其内基础就没有几多干货,但为了那一碗米汤水,不少人都是不愿离开此地。

  在大梁国的律令中,赈灾的米粥最低尺度都是插上筷子不倒不上浮的,粥厚插筷只是最低尺度,低于这个尺度灾民吃了很有可能饿死。

  而现在的易县城外每天都有,每天都有不少人因饥饿而死亡,就连尸体都没有人愿意去清理。

  但这些窝棚之间,每到晚上。都曾流行着各样罪恶的交易。

  强者凌弱,抢夺财物,孩童幼女被拐买,一个粗黑的慢头,就可以换去一个女子的贞节,大女人白送人都不要,一切都是为了活命。

  只要能活下去,至于此外工具都不重要,天灾下的黎明黎民,基础就没有任何的人权可言。

  适才已经来了一队官兵,给这些难民倒了一些米汤水后就收拾工具离开了,连一刻都不愿停留。

  在人不注意的地方,一个衣衫破烂、面容黝黑的人混进了地窝子中。

  虽然他的外表看似狼狈,但眼睛中却泛着神采,整小我私家也是行动迅速。

  他走进一个地窝子,见到了其中的一位鹤发苍苍的老人,老人蓬头垢面,眼神中尽是黯然。

  见到有人从外进来,也是懒得搭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那个余力。

  面色漆黑的男子,从怀中掏出了半个白面馒头,递到鹤发老者的身前。

  鹤发老者看到眼前的食物,恰似整小我私家都充满了力气,立刻抢过了男子手中的白面馒头,狼吞虎咽起来。

  因为进食速度太快,鹤发老者被噎得脸色苍白,不停的用手在嘴中掏着。

  漆黑男子见状,迅速来到鹤发老者身后,用手轻轻的拍了起来。

  片刻后鹤发老者才顺畅过来,眼神中也露出了一丝生气,他对着身旁的漆黑男子说道,“不知足下台甫,找老朽所谓合适。”

  漆黑男子面露一抹幽色,神情有些苍凉的说道,“一世凄苦,半世卑微求生,半生地狱挣扎。”

  “我等平民黎民,只要天下大乱,便会流离失所,若有天灾到来,我等便会饿死瓢野。”

  “今见易县官府,不光不施斋赈粮,反而还驱赶我等,于心不忍前来告诉众人一条生路。”

  “若想躲避战乱便前往胶州,若想活命生存就前往胶州。”

  还没等鹤发老者问清具体情况,漆黑男子说完便离开了窝棚,消失在了难民营地中。

  其实在难民营地中,这样的人并不止一个。

  很快难民地中就传出了一条消息,若想躲避战乱便前往胶州,若想生存活命就前往胶州。

  一个窝棚前靠着一个面容憔悴,神情萎靡的中年人,窝棚内另有一名面色漆黑的女子与一名消瘦男童。

  窝棚内女子发出微弱的声音,“律郎,听说到了胶州就能活命,要不我俩明天走吧。”

  女子看着怀中消瘦的儿子,眼泪就止不住的落下。

  男子眼神中露出一抹纠结,但看着身后消瘦的儿子,与面容憔悴的妻子,最终照旧颔首允许了。

  在这易县生不如死的在世,还不如前往胶州看看,究竟那边属于梁国大后方,世道应该会太平许多。

  在官道两旁的难民聚集地中,这类的对话并不少见,不少人都恰似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