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轼语

第三百六十八章 再次治井

轼语 砚曦瑶 2244 2021-05-08 11:00:29

  夜幕降临,苏轼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家中。当年他做通判时,这座宅子是知州陈襄住着,他经常来造访,对此再熟悉不外。虽然过了十五年,但一切照旧从前的模样。

  苏轼顶着月色在院内徐步前行,王闰之等人正要前往饭厅去,见苏轼回来了,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饭快好了,走,去用饭吧。”

  苏轼以为各人在等他用饭,道:“不是说了吗,以后我处置惩罚公务回来晚了,就不要等我用饭,怎么今天又等我?”

  王闰之笑道:“我要说我们没等你用饭,你会不会很失望?”

  苏轼一边和各人朝饭厅走去,一边笑道:“那有什么失望的,给我剩点就是了。那你们为何现在才吃?”

  王闰之道:“家中没水,家仆出去买水买了一下午。”

  苏轼震惊道:“买水?”

  王闰之生气道:“是啊,第一次听说吃水还要买!而且七八钱才气买一斛!”

  苏轼心存疑惑,道:“城里不是有七口井吗,当年我和陈大人还带人治理过……”说到此,他脑中闪过一个震惊的想法,难道七口井又堵了,历任官员一不挖掘新井,二不治理旧井。他试探性地问道,“不会七口井又堵了吧!”

  王闰之道:“真的堵了!”

  杭州城原有六口井,是唐朝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划分为相国井、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小方井。六井全部堵塞后,嘉佑年间,知州沈遘又凿了一口南井来弥补六井供水不足的问题,为纪念沈遘,南井又名沈公井。全城那么多黎民,沈公井很难供应黎民用水,于是苏轼任通判的时候,知州陈襄和他派人四处探询得知仲文、子珪二僧擅长治井,遂请来两人资助治理六井,子珪又带来了他的徒弟如正、思坦一同加入治理。

  苏轼没想到自己离开十五年,历任知州、通判不知维护,竟然让七口井全部堵了而坐视不理,实在让人寒心。他叹息一声,对王闰之等人道:“各人再坚持一段时间吧,我明天就差人去寻找当年加入治井的四僧再来衙门一趟,共商治井之事。”

  王朝云道:“已经已往十五年了,还能找到他们吗?”苏轼道:“尽力吧。”

  数日后。

  苏轼派衙役四处寻找仲文、子珪、如正、思坦四僧,一番探询下来,这些年加入治井的僧人们只剩七十岁高龄的子珪还在世,其他三人皆已圆寂。于是,苏轼命人将子珪请到衙门商议治理七井。

  翌日。

  年迈的子珪被请到衙门,令人震惊的是他虽然已七十岁,但精力不衰。苏轼请其就坐,两人外交片刻后,苏轼问道:“六井始建于唐朝,年代过久,经常堵塞也算正常。可沈公井从建成到现在也就十几年,为什么又堵了呢?”

  子珪道:“熙宁年间虽然已经修好,然而其时以竹为管,易致损坏。”

  苏轼想着等自己任期结束,今生恐怕再难调回杭州,万一未来堵了,知州通判不管,黎民又要为饮水发愁,这次治理需得一劳永逸才是,于是问道:“可有恒久之法?”

  子珪道:“如作恒久计,可将瓦筒装入石槽,底盖结实厚实,锢捍周密,水既足够用,还永远不会损坏。”

  苏轼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子珪禅师设计周密,我好部署人动工。”

  子珪点颔首,道:“我即可就绘制图纸。”

  子珪设计好施工图,苏轼开始调派人手治理七井,黎民闻讯后奔走相告,谢谢不已……

  随后的日子,苏轼相继收到其他六州关于灾情的汇报信函,他发现两浙西路七个州的旱灾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于是抗灾又成了苏轼继修井后的另一浩劫题。

  就这样,苏轼每天早出外归,不是在衙门处置惩罚本州的各项公务,就是在各地走访,实地考察黎民生活情况,及杭州及两浙西路存在的种种问题,亦或是检察七口井的治理情况。发现问题,实时找寻解决措施,需要朝廷资助的,则上书启奏,索要物资或者根除一些不良政策。

  日子一天天已往,不知不觉已至已至八月……

  一天。

  苏轼正在视察七口井的治理情况,突然一名衙役急遽来报:“苏大人,大事欠好了,鼓角楼塌了!”

  苏轼震惊道:“可有伤亡?”

  衙役道:“压死鼓角匠一家四口,内有孕妇一人。”

  苏轼心痛不已,觉得再这样下去早晚还会泛起伤亡,必须修缮一下了,于是他回到衙门差人统计城中到底有几多需要修缮的修建。

  于此同时,苏辙与赵君锡一同被任命为贺辽生辰使,出使辽国。

  九月。

  苏轼收到了苏辙的书信,于是作《送子由使契丹》送之。(契丹开国后,国号从契丹改成辽,厥后又改成契丹,再厥后又改成辽,今年正好属于国号为辽的期间)

  与此同时,欧阳静的祖母薛夫人病逝于汴京,苏轼一家收到信后悲痛异常。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统计,苏轼发现需要修缮的地方很是之多,数量惊人水平远超他的预期。于是他又挑选出一些损坏比力严重的修建,实地走访了一下,最终选出官舍、城门楼、橹堆栈等二十七处损坏很是严重的修建,准备修缮。修缮必须给朝廷要钱,他估算了一下,只修这二十七处竟然需要四万余贯钱。

  人命关天,苏轼再度向朝廷上书《乞赐度牒修庙宇状》乞求朝廷拨款修缮。(一道度牒可以换一百七十贯钱)

  时光飞逝,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已至十月……

  在子珪的资助下,沈公井已彻底疏通,黎民再也不用花钱买水了。而六井之所以还在施工中,是因为苏轼发现城外军营的将士们也饮水困难,在子珪的建议下,苏轼决定引六井的水至仁和门外,在威果、雄节等指挥五营之间,再造两口井,以解决将士们的饮水问题。

  这天。

  苏轼处置惩罚完衙门的公务,准备出城看下工程情况。

  马车徐徐行进在街道上,苏轼掀开窗帘视察沿街商铺的情况,无意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他轻唤了声:“老杜?”

  厨子老杜闻声望去,见是苏轼坐在不远处的马车上,快不上前,问道:“官人,您这是又要去哪儿视察吗?”

  苏轼道:“嗯,去城外看看。你要去哪儿?”

  老杜道:“我去买点米。”

  因为米很沉,老杜平时一般都是就近采买,很少见他走这么远。苏轼疑惑道:“为何舍近求远?”

  老杜道:“我听说这四周有家米店卖的米自制,我就过来看看。”

  苏轼知道因为旱灾,城中物价上涨,老杜想省点钱也算正常,不外此地距离官舍太远,着实未便。苏轼体贴道:“横竖也差不了几多钱,以后照旧就近买吧。”

  老杜道:“哪呀!差得多!城中大多数地方的米已经涨到九十钱一斗了!”

  苏轼震惊道:“什么!九十钱!”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