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要做阁老

第二十八章 徐小郎君的大局观

我要做阁老 一袖乾坤 2006 2020-02-21 00:00:00

  县令赵若海现在正在书房内小憩,闻听脚步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抬头去瞧。

  见来人是徐言,强打起精神来笑道:“以时啊,你不在家中温书,怎的又跑到县衙来了。”

  “启禀恩师,学生此番前来是为了进献祥瑞。”

  赵县令闻言一时睡意全无。他没有听错吧?进献祥瑞?

  祥瑞这个工具是宁可信其有,不行信其无的。

  既然徐言这么郑重的前来,想必肯定是有说法的。

  “县尊请看。”

  徐言提着木盆走到赵县令身前,先将木盆置于案上,再将盖子取下。

  赵县令定睛瞧去,只见一只白色的乌龟在木盆中徐徐挪动,下意识的吸了一口凉气。

  他念书为官这么多年,虽然听说过白龟的传说,但却从未亲眼见过。

  想不到世间竟然真的有此等圣物。

  “以时啊,这白龟你是从何地方得啊?”

  赵县令激动的髯毛都有些乱颤,面上堆满了笑容。

  “不瞒恩师,这也是府中下人采买时无意中所得,学生不敢藏私,便前来献给恩师。”

  徐言心道我总不能给你解释基因变异是什么吧,便继续说道:“有道是白龟出,圣人现。学生寻思一定是当今天子英明神武,这才会有白龟现世。恩师何不将此祥瑞进献给当今天子?”

  徐言这番话可算是说到赵县令的心坎里了。

  他自打进士及第授官外放,宦海沉浮十余载却仍然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原本赵县令已经心灰意冷,计划混日子到致仕了。谁曾想却因为守土有功获得了巡抚大人的夸奖,前途一时大好了起来。

  此番定海县又突然泛起白龟,若是把其作为祥瑞进献给天子,那简直是天大的劳绩啊。

  而这两件事,都是因为徐言的劳绩。

  此时现在赵县令简直觉得徐言就是他的福星!

  “好,以时说的好啊!当今天子圣明,上天才会令白龟现世。本县身为人臣,自然应该进献祥瑞!”

  稍顿了顿,赵县令捋须接道:“不外本县却也不能贪功,献祥瑞这件事照旧应该巡抚大人来做最合适。本县这便差人专程去一趟杭州,把白龟送到巡抚大人那里!”

  听到这里徐言也是放心了。他原来另有些担忧赵县令会贪功不把白龟交给朱纨,如今看来赵县令的政治觉悟照旧够格的。

  如此一来虽然最终献出祥瑞的是朱纨,但赵县令和徐言都市被嘉靖帝连带夸奖,可谓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要想走考科举混朝堂这条路是一定要有配景靠山的,而眼下徐言能够接触到最大的人物即是朱纨。只有朱纨在浙江巡抚的位置上坐稳了,徐言的前途才会大好。

  “恩师,学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妥讲。”

  “以时但说无妨。”

  如今赵县令看徐言无比顺眼,大手一挥道。

  “这件事恩师不跟知府大人提前打声招呼吗?”

  赵县令笑声道:“本县还没糊涂到那个份上,别说是马知府了,杭州那边的巨细衙门本县都市差人知会一声。”

  徐言皱眉不语,心中却是有些打鼓。

  看来赵县令确实有些看重这祥瑞,把它看做翻身的唯一时机。但徐言照旧觉得只跟宁波知府知会一声有些不妥。

  “恩师,以学生愚见,进献祥瑞这件事恩师应该亲自前去,而且和知府大人同行。”

  越级上报这种事情在政界上是大忌。赵县令是政府者迷,虽然计划将祥瑞献给朱纨却绕过了宁波知府,这是不合适的。身为旁观者徐言却不能看着赵县令误入歧途。

  要真是绕过宁波知府,直接找到朱纨,马知府可能嘴上不说,但暗地里肯定不停给赵县令穿小鞋。

  究竟是顶头上司,赵县令实在是冒犯不得。

  至于亲自前去嘛,一来是体现对朱纨的重视,二来也是徐言担忧朱纨不收这祥瑞。

  究竟朱纨太过朴直了,多些下属劝阻也多些掌握。

  赵县令闻言面色有些凝重,重复叩起了手指。

  缄默沉静良久后他方是叹声道:“以时说的不错,刚刚确实是本县欠考虑了。还好以时实时提醒,免得本县酿成大错,追悔晚矣。本县会命人马上准备车马,带着这白龟去一趟宁波府城,再与知府大人一起前去杭州!”

  见赵县令“迷途知返”,徐言总算长松了一口气。

  “学生预祝恩师马到功成!”

  徐言不着痕迹的拍了一记马屁,拍的赵县令好不舒服。

  “以时啊,此事你可是大功一件,这劳绩本县替你记着!”

  此时现在赵县令对徐言是无比欣赏。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学优良,为人处世也极有分寸,前途肯定不行限量。

  “学生不敢居功,只望恩师和巡抚大人这样的好官可以得天子夸奖,造福一方黎民。”

  见说的差不多了,徐言主动拱手告退:“学生还得回家温书,便不叨扰恩师了。”

  赵县令微微颔首,满是欣慰的看着徐言离开。

  献祥瑞这种事情不宜推迟,既然已经决定赵县令立即便传令下去准备车架,他要亲自前往府城!

  ......

  ......

  回抵家中徐言心情自是大好。

  身为大明嘉靖朝千万黎民中的一人,现在他的影响力还太小。

  但他至少通过自己捐粮的举动使得定海县一县黎民免遭饥饿之苦。如今若是能够通过进献祥瑞,使朱纨博得嘉靖帝的好感从而稳住官位,或许东南闽浙的历史将会悄悄发生改写。

  或许这就是蝴蝶效应吧。

  这种感受很奇妙,徐言不再是漫漫历史长卷中的一粒灰尘,而是改变历史的人。

  也许戚继光能够早些出山被委以重任,也许东南的倭患能够早些被平定,也许朱纨不会死......

  虽然要想真正直接的对历史走向发生影响,徐言还需要尽早的投身仕途之中。

  不外今年是大比之年,徐言想要登科最快也是三年之后了。

  眼下徐言要做的是积极备考,争取府试、院试连捷拿下秀才功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