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第二十九章 喜死了

  这一幕着实是把京官们镇住了。

  谁都没想到,胡汉山竟然敢揍国舅爷马藩,还给他的脑袋开了瓢。

  看着国舅爷马藩在那痛哭流涕的哀嚎,京官们既是痛快酣畅,又是心惊胆战。

  胡汉山这次捅了大篓子了。

  一直到五城戎马司的巡检来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再打下去就真的把国舅爷马藩给打死了。

  巡检们赶忙把国舅爷马藩和狗腿子们拖了出去,送到四周的郎中那里医治。

  吏部主事紧紧皱起了眉头:“胡少爷这次可闯了大祸了,最好回濠州老家躲几年,等风声已往了再回来。”

  京官们站在原地,心里想着回家以后一定要申饬家里的子侄辈。

  以后就算是招惹周骥这样的淮西勋贵年轻一辈领头人,也不能招惹胡汉山。

  从来没见过这么不守规则的官员子弟,这件事倘若是用官员习用的为官之道处置惩罚。

  顶多是吃点亏,却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胡汉山可倒好,不仅没有化了的意思,还把事情闹大了。

  做事的方式,过于不合乎常理。

  胡汉山知道自己适才的行为把京官们都镇住了,满不在乎的说道:“善本三国杀照买不误,至于鎏金银牌,列位叔伯尊长照旧回去等消息。”

  京官们亲眼目睹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事,哪里另有心思在这里,都想着赶忙回家申饬自家的子侄辈,以后少招惹胡汉山。

  不用胡汉山多说,京官们想离开就离开,纷纷坐上蓝呢官轿离开了押质铺。

  胡汉山瞧了一眼在那喘着粗气,真的动手资助的刘文泰,鼎力大举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多谢了。”

  刘文泰抹了一把脑门子上的汗水,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这件事刚刚结束,胡二等人提着木桶冲洗押质铺里的血迹。

  一名锦衣卫百户迅速带人离开,把消息通报给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毛骧放衙以后没有离开,一直在衙门里整理这段时间以来京城所有官员,以及各地布政司官员的番报。

  有时为了整理番报,经常熬着不睡觉,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朝直接去上朝。

  毛骧除非有紧急番报,一般是在初五、初十、十五等逢五的日子前去便殿,交上去整理好的番报。

  今天是初六,昨天刚把番报送上去,距离再次上交番报的日子还早。

  毛骧揉了揉太阳穴,准备掀开下一本番报,那名锦衣百户把押质铺发生的严重斗殴交了已往。

  毛骧只是看了一眼,心里腹诽了一句胡汉山真是个祖宗。

  慌忙从曲柳木官帽椅上站起来,赶忙送去了便殿。

  便殿内。

  洪武天子正准备去后殿,得知毛骧前来,心知京城里肯定发生了要紧事。

  掀开番报只是看了一眼,交给了身边的大太监:“缮写一份给皇后送去。”

  说完,洪武天子继续走向后殿。

  关上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洪武天子路过泥金兜鍪武将屏风,驻足停顿,看着画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朴素到简陋的后殿里,却有突兀的泥金屏风,泥金兜鍪武将屏风所画的武将不是别人。

  常遇春。

  开国六公里有一个劳绩远远不够的国公,甚至远不如傅友德周德兴两位侯爷。

  常遇春之子常茂。

  当初允许了老兄弟们的荣华富贵,洪武天子一个都没忘记,掉臂淮西勋贵们的阻挡封爵常茂为国公。

  洪武天子坐回曲柳木长条板凳上,看着一只只缺了口子的乞丐碗,神色深沉。

  视线很快落在糙米最少的乞丐碗里。

  写着胡惟庸名字的乞丐碗。

  孤零零三粒糙米。

  原来这一次坐在这里是准备把胡惟庸的乞丐碗,翻倒在曲柳木桌面。

  虽然心中不愿,但是胡惟庸和傅友德两人绝不能成为亲家。

  锦衣卫已经磨好刀待命了,就等一声令下再次掀起一场大案,没想到这一次胡傅两家的姻亲被胡汉山给搅了。

  胡傅两家躲过了满门抄斩的大案。

  洪武天子伸脱手来,从旁边的陶罐里拿出一粒糙米,依旧是给胡惟庸的乞丐碗里加上了糙米。

  以前都是给汤和的乞丐碗加糙米,这段时间一反常态,不仅不从胡惟庸的乞丐碗里拿走糙米,反而是频繁的添加。

  三粒变四粒了。

  胡惟庸乞丐碗里添加糙米,不是因为胡汉山搅黄了他和傅玉媖的亲事,因为京城里发生的其他几桩事。

  《六世三藏》和漆书、太子朱标的鎏金银牌、不给藩王们鎏金银牌、甚至另有教训了国舅爷马藩。

  洪武天子对于国舅爷马藩欺行霸市的劣迹,是有一些不悦,碍于他是皇后妹子唯一的幼弟,又是马家的单传独苗没去理睬。

  国舅爷马藩没有吃过亏,最多是被长姐训斥,越发的肆无忌惮了。

  胡汉山不守规则的打了国舅爷马藩一顿,间接迎合了帝心。

  国舅爷马藩吃了这次的大亏,应该能收敛一些,消停一段时间。

  在胡汉山所做的这些荒唐事里,最迎合帝心的要数《六世三藏》和漆书了。

  大明开国以来,洪武天子最为推崇大唐,最瞧不上连燕云十六州都夺不回来的宋朝。

  尤其对宋太宗赵光义在高粱河乘着驴车逃窜的行为,感应可耻。

  所以在立国以后,洪武天子宣布恢复大唐礼制。

  不是像汉承秦制,唐承汉制,宋承唐制那般宣布明承宋制。

  大明在武功方面不亚于大唐开国后的武功,唯独在文治方面,逊色了许多。

  有了《六世三藏》和漆书,算是为大明开国以来的文治,增添了不少的润色。

  值得为胡惟庸的乞丐碗添上一粒糙米。

  锦衣卫已经磨好刀了,不能不出刀,不外要杀的官员不是胡惟庸了。

  洪武天子作声了:“去宣毛骧。”

  毛骧早就等着洪武天子召见,谨小慎微的站在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门口,本以为是要去捉拿殴打了国舅爷马藩的胡汉山。

  没听见胡汉山的名字,反而是另一位知府。

  知府也分巨细,应天府衙门的权利不下于一省布政司衙门。

  这次要杀的知府同样是一位股肱重臣,大明粮仓之一的苏州府知府。

  这位苏州知府在当地可是一方大乡绅,宗族子弟多达上几百人。

  却因为苏州知府倒卖漕粮,以陈粮换新粮,卖给几家潮州帮商号,整个宗族倒了大霉。

  毛骧领了皇命,敏捷赶往了苏州府。

  短短几天时间。

  苏州府砍了上千颗脑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