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乞活大帝

第181章 家中杂事【三章,第一章】

乞活大帝 蛤蟆吞地 3217 2020-03-24 08:25:45

  胡氏对军旅之事不是很懂,却知道眼前自幼生活在乞活军的“儿子”并不简朴,对他的话语也没有怀疑,而是将转到让人倍感压抑事情。

  “赵夫人虽哭闹不已,陈将军却未有在陈英儿事情上多言一句,只是……狄将军又应当如何?”

  陈启国一阵低头……

  “九叔……如何说?”

  一阵缄默沉静……

  “陈将军说……这是命,咱得认命……”

  ……

  见他不开口,胡氏轻声叹气,说道:“阿娘与陈将军仔细商讨过,狄将军……若是有性命危险,依照石虎大王的脾性,狄将军早就死在了邺城,之所以留着也是作为人质,只要并州没有敌意,狄将军、陈英儿也无任何危险,只是……只是陈将军并不愿意狄将军、陈英儿成为信儿的羁绊、套索。”

  ……

  陈启国抬头看向有些担忧的胡氏,一脸淡然说道:“俺搂着九姐时,认认真真想了下,十年内,俺不想与石虎大王为敌,原因万千,最重要的一个,照旧孩儿的基本不稳,并州族众驳杂且人丁不足,如今俺又抢了漠北草原部族人丁,若要将他们真正酿成凝聚不散的拳头,这需要时间,再俺看来,十年也只是个开始,至少需要百年才气真正相互凝而不散,才会认可自己大同郡、草原都护府的身份。”

  陈启国叹气道:“石虎大王并不信任孩儿,需要在俺头上加上一个锁链,如此才气彻底放心,英儿、狄叔入邺城或许也是个契机,一个缓和双方关系的契机,不至于石虎大王老是盯着俺们……虽然,不盯着俺是不行能的,可若有个锁链,年老的虎王也可以放心了不少。”

  “所以……俺想亲自走一遭邺城,带着儿子、九姐去一趟。”

  胡氏猛然站起,一脸惊骇看着他,想也没想,绝不犹豫开口拒绝。

  “不行!绝对不行!我儿绝对不行前往邺城,曦儿、九娘都不许!”

  看着她一脸坚决,陈启国心下没由来一阵感动,伸手抓住她手臂,将她重新拉坐在床榻上。

  “孩儿没有想要留在邺城为人质的想法,曦儿、九姐也不会,只是纯粹去邺城看望看望狄叔、陈英儿,去看望一下,这是态度,是孩儿重视狄叔、英儿的态度,越是重视,石虎大王才会感受得手里的锁链是真实的。”

  “这里有正兵骑一万五千,役兵三万,前后左右四旗加在一起也有一万,算是五万骑吧,孩儿就带着五万骑前往邺城,告诉石虎,俺可不是软柿子,逼急了俺,俺照样有掀翻他的实力,如此,他有锁链在手,也不会如何欺压俺不愿意做的事情,了不起,俺的孩儿年年去觐见他一次也就是了。”

  胡氏一阵皱眉,很是疑惑看着他,说道:“信儿,你与阿娘老实交待,是不是为了九娘才被迫想的如此话语?”

  陈启国一阵缄默沉静,低头错开她眼神……

  “是……是与九姐有关,这也是没法子的最好法子,俺知道九叔、周叔、杨六叔他们的想法,前几日俺还与九姐说过,此时与石虎大王小打小闹没关系,可若真的闹得不行开交,倒霉的不仅仅是基本不稳的咱们,另有无数无辜黎民。”

  “咱们看似人五人六,实则不堪一击,只需击败咱们一次,看起来的高楼大厦,顷刻间即会坍塌成一片散沙,因此俺不愿居住在晋阳,临各方围攻石赵之时,正值石虎大王敏感之时,俺才带着人离开大同郡,尽可能制止引起双方真的闹掰了。”

  胡氏微微颔首,一阵缄默沉静后,说道:“此事你先莫要决定,等阿娘与各老商议下,但你要知道,一旦你去了邺城,今后很可能会有调你或并州军卒向南,也可能会有难以蒙受征纳钱粮之事,这或许是个无底洞。”

  陈启国想也没想,直接摇头说道:“俺心下有火,很想很想领兵杀到建康城下,为枉死的十数万汉民讨一个公正,理智又告诉俺不能做。”

  “南方俺是不会去的,钱粮啥的俺也禁绝备给了,俺自个还穷着呢!”

  胡氏一阵苦笑,心下却是松弛了不少,听着他语气也算明白了些他的轻重来。

  虽是要去邺城,轻重却是差异的,为了情,为了并州所有人,两者是差异的。

  两人说了一些零碎话语,了解了并州人口增长、耕作、棉花、炼铁炉子、学堂……种马下崽情况,听他问起种马之事,胡氏更是笑骂抽打了下他肩头,笑骂他的好逸恶劳,最后更是将他赶出大帐。

  大战之下,幽州之地逃难入并州的不少,关中也有些主动逃入河东郡的,再加上二哥赵封抢了了人丁,杂七杂八加起来有小五万汉民。

  陈启国的强行迁民犷悍下,汉民增长……应该是人丁的增长极为困难,许多黎民很是犹豫他的强行抓人下,是否真的会善待了黎民,再加上一些人刻意制造谣言,以至于逃难进入并州人丁并不是许多。

  有时候,陈启国每每想到,晋国只是随意招了招手,就会有无数汉民携儿带女千里相投,自己撅腚刨土、求爷爷告奶奶,偏偏就是不如他人,想到汉中旬日间获得十数万汉民,冯勉旬日间得了五万军卒,七哥司马台随随便便就有五万军卒,想起如今枋头竟有十五万戎马,自己拼生拼死,每每都要赌上一切,每每都要推出所有筹码,这才有了这些军卒,才有了个不能输……哪怕输一次都不行的土地,每每想到这些,心下总是感伤连连。

  人丁增长不多,耕作情况还算不错,所有黎民都很卖力,在新式耕犁相助下,耕作田地也大幅度增长,只是把人累了个半死,未来的种田面积注定不会再有大幅度增长,耕作问题解决了,收割却是要了人命,也只能耕作出三十万顷田,一人五十亩,成年人勉强可以,若是老弱妇孺,五十亩田是无可奈何的,也幸好不全是同一种粮食,麦子有春、冬之别,谷子、大豆、水稻收获时节也不在同一时间,各郡县有早有晚,军卒、黎民相互资助下,算是勉勉强强收获了。

  谷仓满满,仅黎民、军卒缴纳的粮食税赋就有七百万斛,在饭菜没有油水情况下,一人一年食用十斛粮,五万正兵可食用五十万斛粮,战马五倍于军卒,两万匹战马需粮百万斛,刀枪剑盾、弓箭……等军用器具需十倍几十倍等同粮食,仅每一名军卒身上所持兵甲器具,一年至少要消耗百斛粮,仅此一项就是五百万斛,另有衣物、柴米油盐酱醋茶、车辆……种种看得见看不见的消耗,这还只是吃喝、用品,正兵是需要钱财兵响的,一个月五百文,未来会提高到一贯钱,如此之下,五万正兵一年的兵响就是六十万贯,正常粮价,一贯钱可买四斛粮,五万正兵需差不多二百五十万斛粮,五万尺度正兵,即五万职业兵,至少需要一千万斛粮食。

  这是一个极为极重的肩负,也幸好,他的军卒都是屯田兵,基本上是自己养自己,所缴纳的钱粮是绝对不够发放的饷银之数,这需要府库钱粮补足,衣甲器具原本就有些,尽管差一些,尽管大多都是抢的和自造的,也照旧勉强够用,暂时不需要另行支出。

  税赋收入七百万斛,十税一下,六十万人大致收获七千万斛粮,足够所有人吃上十年粮食的,这是陈启国没有想到的,他没想到拼命种了一年的地,竟然够自个吃上十年的,在他印象里,三十万顷田,似乎连整个并州一成土地都没种完,只是捡最容易耕作的田地种的,咋就够吃十年的呢?

  承袭着家有余粮心不慌原则,基础不用他开口,所有黎民就自个商议着修建粮仓之事来,并州之外正在忍受乱战下易子而食凄惨,刚刚发达了的黎民不放心,也不嫌麻烦,各郡县除了留下当年食用粮食,全往晋阳,往大同郡输送,晋阳、大同郡也因此修建了两民两官四个粮仓土城,凭据黎民存储数量进行纪录挂号,也不怕陈启国侵吞了黎民粮食。

  棉花种植也很顺利,去岁只一两亩苗秧栽种了一百四十亩棉田,今岁千百倍增加种植,除了将领们每人先弄了几床被子外,剩下的也不知几多,全被库存在平城小心生存,期待着陈启国处置惩罚。

  矿山、铁矿炼铁炉子产出也不错,生死危机下,无论是不是矿山上矿奴,照旧老弱妇孺,农闲之时,总是主动上山砸石头,不仅仅是黎民,纵然是军卒,无论是正兵照旧役兵,都市主动去矿山砸石头,因为他在离开大同郡时说了句话语。

  “送去炼铁炉子两百斤矿石,免费给一个锄头,两百五十斤给一个铁锨,三百斤给个铁叉子……五千斤给个单刀耕犁……”

  用石头换家用农具,换牛羊,换刀剑,换兵甲……但凡可以换的,陈启国就给换取,话语放了出去,基础不用招呼,无数黎民自个就去了山上挖石头,从作坊里换取自己需要的农具,虎子手下工匠一再增加学徒,都增加了近千半巨细子,也照旧无法做出足够黎民换取的农具来,只得一一记下欠下的债务,库里堆放的生铁也不知几多,为此专门建了个小城,唯恐发生变故,专门用来储存、掩护生铁,虎子嘴里也不时叨咕埋怨师傅没事跑去关外作甚,埋怨他没将所有本事留下来再跑了没影……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