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崛起在西南

第24章 明清对比

明末崛起在西南 桐桐兔 2085 2020-01-11 11:18:00

  第24章明清对比

  江永仕找的胡御史照旧很靠谱,很快就办妥了陈士奇的事,至于陶鹏飞当盐城知县的事就更简朴,直接找到吏部的一个主事,两万辆银子,就这么简朴。这也是一个王朝瓦解的前兆,平时看起来不行思议的事,现在居然就明码标价。

  庞武年,一个盐城的小学徒,自从随着江永仕去到京城后,眼界大开,徐徐熟悉了京城底层人士的生活方式,王永川索性叫他随着江永仕在京城学着做做掮客,不求赚钱,只为多认识些人,多结交些三教九流的人,能时不时传回点有用的消息就行,虽然,身在京城,银子的事王永川可不会短缺与他。

  和日渐腐朽的明朝相比,身处辽东的满清确实显现出了他的生机蓬勃。

  辽东盛京(沈阳)

  满清的第二代领导焦点皇太极刚完成了他在军事上的巨大胜利,攻破了明朝泯灭数十件时间,花费无数人力、物力经营的锦州-宁远防线,并俘获了蓟辽总督洪承畴,及祖大寿等数名总兵。

  皇太极为劝降洪承畴,对他备加看护,恩遇礼厚。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不光不怪罪,且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立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当夜,皇太极甚至派他的皇后孝庄亲自劝说,发生了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这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崇祯不及万一。崇祯用人怀疑,一朝十四个兵部尚书,基本没好下场;共换五十四个内阁成员,古今罕有。

  在这之前,皇太极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先后进行一场包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力全面的革新,使汗权增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获得缓和,政局稳定,生产生长,军力强盛,使满清实力大大增强。

  崇祯从即位起,盐、茶的税收每况愈下,从最开始的几十万两一年,到最后的一万多两一年,可以看出崇祯在位期间的吏治糜烂。

  而皇太极后的下一任领导人,睿亲王多尔衮已在崇祯十一年作为“衔命上将军”南征明朝,这次南征从墙子岭、董家口入关,掠山西,破济南,杀明朝宣大总督卢象升;然后北掠天津、迁安,出青山关返还,往返扫荡数千里。并在崇祯十五年的松锦之战,多尔衮统率数万人马,最后大北明军。

  在内政方面。凭据多尔衮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划分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凭据他的建议,皇太极又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革新,确定了八衙官制。此外,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治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这大大锻炼了自己的行政治理能力。

  而崇祯的太子朱慈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终日只是读写圣贤书,对运筹帷幄、治国理政一概不懂。甚至不敢结交大臣,有违太子之道。民间对其知之甚少。

  总的来说,明朝从崇祯开始,刚愎自用;大臣结党营私。从熊廷弼、卢象升,孙承宗,傅宗龙、汪乔年等一大批经世之才,都不得善终。下面的下层仕宦更是无所适从。

  而满清这边涌现出一批人才,皇太极,多尔衮更是毫无忌惮的招贤纳士。政令流通,军法严明,严苛政法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下层仕宦。

  明朝瓦解在即,农民军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扛起反抗满清的大旗,怎么办。

  王永川,任重道远。

  四川盐城

  话说陶鹏飞来当这个盐城知县真的是很方便,以前不敢干,不能干的事现在都可以干。王永川为了让他的武装力量师出有名,特意以掩护盐路为名,叫做护盐队。为了有效的训练这些护盐队成员,把他们分批的部署进了他岳父陈亮的巡检队伍,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在顾新舟当知县时也不敢做的太过招摇,只能分批轮换。

  但现在是陶鹏飞当这个知县,完全以王永川马首是瞻。王永川已县衙的名义,以防范流寇为由头,组建了一营盐城乡勇。究竟这个由头在崇祯的圣旨上都有说明,其他人就没法置噱。

  这个营人马的总兵官由王永川担任,总教官照旧由李海担任,现在王永川手下只有李海展露出这方面的能力。但王永川一点都不担忧以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须知宰相必起于郡县,猛将必发于卒伍,只要坚持科学的训练,然后赏罚明白,就能通过层层选拔,获得及格的将领,看看现在有名的将领,都是在摸爬滚打中起来的。

  一营乡勇有三哨人马,一哨有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一百人,共计九百人。每十人为一什,什长一名;一个小队就有十个什,设队长一名,共有六百人,以前的二十来个老兄弟,最小也是个什长。

  另外,王永川还以从西北购回的战马,组成了一小队骑兵,共一百多人。由于刚穿越过来时,骑兵强大的攻击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刚有一百多匹马,就迫不及待的组建骑兵队。但由于数量和能力有限,现只能用作侦查情况和通报消息。这队骑兵的队长是陈金和,是陈慧姝的堂哥,一直跟在陈亮在巡检所做事,想是要撑起他们陈家的门户。既然陈亮开口,他不得不卖这个面子。

  不是王永川不想多招募些乡勇,也不是他不想多组建些骑兵,只是现在的人力,财力物力,只能支撑这么大的规模。

  他的养兵方式和明朝传统的方式纷歧样,明朝传统方式为兵为将有。朝廷发下来的军饷,都收入将领的私人腰包中。将领只拿出一部门来武装他的亲兵,剩下的士兵一概不管,将领和他的亲兵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些亲兵往往战斗力强,忠诚度高。而其余士兵只能沦为农夫,毫无战斗力和忠诚度。朝廷完全失去了对这些士兵的控制权。

  但战争不是光靠少量的亲兵就行,决定战争胜败的不会你最厉害的部门有多强,而是你最单薄的部门有多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