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伐夜使

第115章 封棺

伐夜使 笑轻吟 4 2021-11-14 10:43:36

  那是一个灵棚。

  黑布扎白花。

  白底画黑字。

  大红染棺材,黑白镶照片。

  一盏长明灯,灯前点着几根是非纷歧的紫云烟。

  一根写着生卒年的木牌,立在一侧。

  棚前有几人散落着,或站或坐。

  棚边是老屋的院子,院子里有人踱步,有人相对而立,小声攀谈。

  老屋的门大开着,里面隐隐约约的向外传着哭声与慰藉声。

  这些,在路的尽头。

  在路的另一边,有一辆刚拐过来的小卡。

  小卡的驾驶位上,那人的大脑已是一片浆糊。

  一脚刹车踩下,泪水已然决堤。

  肌肉由僵硬变为瘫软,嘴巴大张,却无一声传出。

  头磕在偏向盘上,细微的触觉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

  手不听使唤地向车门伸去,不受控制的力量在车门上怼出了一个个深浅纷歧的坑。

  门开了,人险些是跌下了车。

  艰难地爬起来,却也站不直身子。

  只能蹲在那里,依旧无声,依旧泪流。

  屋在尽头,人在这头,路不远,却好远。

  那张黑白照,那张熟悉不外的脸。

  那冷冽的大红,那耀眼的黑布。

  让一个长挂阳光笑脸的人儿,乌云密布。

  待姚天晴回过神来之时,已是在他妈妈的怀里。

  身体还在微微哆嗦,泪水打湿的衣裤还未更换。

  妈妈的手温柔地拂过他的头发,希望能拂去哪怕一丝的伤心。

  妈妈的脸有些憔悴,但脸上已不见泪痕,只是一遍又一各处轻抚孩子的头发。

  “妈…”

  开了口,却一时不知从何问起。

  “今儿个上午十点多的事,很突然,没来得及告诉你。”

  妈妈的语气很平静,如若不仔细去看,断然发现不了那微微哆嗦的嘴。

  “什么原因?”

  姚天晴缓过来了些许,正了正身子,却直不起弓着的背。、

  “多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妈妈开口解释,顿了顿,又说道,

  “其实我们昨晚在冰城,你爸爸其时已经快不行了,医生也说只能在ICU里视察,离开ICU就谁也说禁绝了。”

  “你爸爸,他可能,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他说他不想呆在这,不知道啥时候就已往了,这离家太远了。”

  “他说他死也要死在老屋。”

  “你爸的脾气,谁也犟不外的。所以,今早我们就离开了ICU,坐着救护车就往回赶。”

  “结果,就在上午十点多的时候,你爸爸在半路上就走了……”

  这段话,姚天晴没有听完,听到昨天怙恃也在冰城的时候,脑子就开始嗡嗡的了。

  后面的话,都是模糊地传入耳朵,一股无尽的痛恨在心头升起。

  他不是忏悔去接待了朋友,而是忏悔为什么这么久,自己为什么就一通电话没往家里打过。

  一天天的为什么要闹这个体扭,和家里联系一下能少些什么吗?

  面子?

  面子有什么用!

  和家里人要什么面子!

  可悔,是最无能的情绪……

  一切已经发生,或许小卡只比救护车晚从冰城出发两个小时,但就这两个小时的距离,再给你一辈子的时间,你都无法再追上了。

  哪怕他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远特殊人能遇见的工具,他也知道,

  人死,不能复生。

  两个小时,很短,却也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时光长河。

  这时空的重叠与擦肩,是怎样的一个桥段?

  想不明白。

  唯一清楚的是,造就的结果,

  是人间,再也无法相见……

  -----------------

  这边的习俗是,死后的第三天出殡。

  姚同辉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没有往外传。

  周遭的都是他的老同学,老邻居,老朋友,虽然是首富离世,但他们也都尊重了眷属的意愿,出了这块儿地,没人知道。

  姚同辉的人缘儿很好,在发迹之前就是这样。

  刻苦,肯干,劳感人民身上的品质,在他身上都能看到。

  邻里、朋友、亲戚有需要资助的,绝对二话不说,招呼一声准好使。

  最早养蜂那几年,更是忙活的紧。

  这边夏天三四点天就亮,一两点钟他就已经出发去蜂场了。

  忙完回来还会给姚天晴做饭,说实话,虽然姚天晴在外面很闯楞,但在家里是有点儿被惯坏了的。

  姚同辉有着一手好厨艺,过年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一桌子菜险些都是出自他手。

  他也很有艺术细胞,横笛、葫芦丝、电子琴他都市,也有一副好嗓子,唱歌也是一绝。

  虽说字写的一般,但他画得一手好画。

  这画也很差异,不是在纸上,而是在一种俗称为“树机子”的物件上作画。

  画很别致,没有颜料,只靠划压造成的色差作画。

  有一年姚天晴生日,就收到了一个画着《小儿垂钓》的树机子。

  小姚天晴其时兴奋地对每一个来家里串门的大人们展示这件礼物,听着客人们的夸赞,心里全是自豪。

  姚同辉的口碑好,与哪怕是成为首富后,只要回老屋住的时候,也依旧该资助资助,该下厨下厨有着不小的关系。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姚同辉去世后,有许多人过来资助、守夜、守灵的原因。

  由于姚同辉有宗教信仰,使得许多习俗都变得从简,既不烧纸,也不烧香。

  又因为生前最喜欢紫云烟,于是各人都市在长明灯前点上一根紫云烟,以示凭吊。

  每一根烟都能点着,燃得很旺。

  直到姚天晴的老爷,也就是爷爷最小的弟弟,也想点上给姚同辉点上一根。

  但这根烟,无论如何也点不着,好不容易点着了,刚放在长明灯前,就灭了。

  姚同辉的怙恃前几年都相继离世,除去兄弟姐妹,这就是最近的亲人尊长了。

  周围人都说,这是姚同辉觉得让鹤发人含着泪送自己,实在是受不起这根烟呀。

  转眼,已是出殡的日子。

  一早,天阴沉沉的,来的人许多。

  随着教会的人念完诵经,便开始了封棺仪式。

  姚天晴打头,绕棺一周,最后一次瞻仰逝者的遗容。

  要忍泪,泪不能落棺。

  瞻仰完遗容,姚天晴跪在棚外棺前,厚重的棺盖徐徐地扣在棺上,将棺内与棺外彻底支解。

  随后,即是封棺。

  “轰!”

  锤声很响,既锤在棺钉上,也锤在心里。

  很痛。

  泪,决堤;

  雪,忽落。

  七月落雪,与冤无关,只为挽留。

  苍梧谣·封棺

  匆!雪点棺檐忽卷空。头挨地,心碎锤声中。

笑轻吟

为何七月落雪,别急,请听后面剖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