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覆永生

第一百零九章

覆永生 微云疏影 2012 2019-12-05 19:01:09

  孙青立刻取来一双长靴,供殷长嬴和殷姮鉴赏。

  第一眼,殷姮就发现,这竟是一双草鞋。

  一般的草鞋是用稻草体例,柔软,无刺,却也没有硬度可言,更不会奢侈地编得这么长,险些能到成年男子的小腿肚。

  但这双长靴却是由一大张叶片包笼而成,摸上去硬邦邦的,质地让殷姮想到了博物馆里展览的胶制雨鞋。

  殷姮追念了一下,终于找到影象中差不多的存在。

  “这是蒲草?”

  蒲草,她在岷郡见过许多,水生植物,根茎入药,叶片被用来编成席子,但绝对没有这么硬。

  这种新型蒲草,是孙青利用巫力改良后的产物?

  孙青忙道:“喏。”

  以殷姮对孙青的了解,如果不是殷长赢命令,他肯定不会花心思在这种事上。

  但鞋子的事情,她似乎就只在四年前刚去岷郡的时候,在信中对殷长赢提过一次吧?说黎民不穿鞋,一旦被划伤,容易风邪入体,熏染致死。

  殷长赢虽然想不到这种小节,公卿们也想不到,究竟他们冬有皮靴,夏有缎靴,收支都有车马,哪里会注意普通黎民光着的脚呢?

  可殷姮这么一说,他就想到,黎民可以不穿鞋,但士兵必须要。

  所以,等孙青到了王都之后,殷长嬴见孙青还算得力,就让他找一种足以大规模生产鞋子的质料出来。

  孙青纠结得头皮都快挠破了。

  他一开始想到的,自然是动物的皮毛。

  但一是内丹制作眷族的要领,只有殷姮和殷长嬴知道;二是皮毛要硝制,步骤也很繁琐,人力成本节省不下来。

  作为掌握“木”之力量的巫,孙青只能另辟蹊径,从植物着手。

  试来试去,研究了四年,样品都不知道废掉了几多件,终于在殷姮回来之前,堪堪把蒲草鞋做出来了。

  想到这里,孙青就忍不住为自己捏了把冷汗。

  若是大王向他要结果,结果他什么都没做出来,那他可就完蛋了。

  殷长嬴看都没看蒲草鞋一眼,他确定有这工具之后,直接下令:“明年六月,孤要看到十万双鞋。”

  孙青心中叫苦,却不敢违背:“诺。”

  殷姮怔了一下,才问:“大兄计划七月开战?”

  这个时间节点挑得有些奇怪。

  一般来说,战争都发生在春天或者秋天。

  前者是为了破坏春耕,后者是为了攻城的时候顺便把人家的粮食也抢了,就地取粮,省得国内再运已往,殷长嬴怎么挑夏天发动军事进攻?

  面对殷姮的疑惑,殷长嬴随口道:“既然我国有,而他国无,自当选取最佳时机。”

  殷姮:“……”

  她想起来了,她在提到“伤口熏染”这一节时,顺口提到过,夏天天气炎热,伤口化脓快,不容易好。稍有不慎,就会让人殒命。

  殷姮完全不想知道,殷长嬴是不是又拿人命做了实验。

  既然他都决定了何时开战,那就证明,鞋照旧其次,军事器械,尤其是利用“巫”的力量打造的军械,应当也做好了。

  她正这样想,就听殷长嬴说:“其他工具,也一一呈上来罢。”

  不用片刻,一堆工具就由寺人们捧到了殷姮面前。

  殷姮先看到得是一枚三棱箭头。

  昭国的青铜工艺,自己已经很顶尖了。她看过王宫侍卫袋子里的箭,三棱箭头闪烁着冷光,保证让中箭的人流血不止。

  但现在,放在她面前的箭头,却是精铁铸造。

  此时的人们,虽然认识到铁比青铜好,却依旧称谓铁为“恶金”,就是因为冶炼技术不到位。

  可有了眷族的力量,能把火焰的温度加热到上千度,甚至更高之后,冶铁就成了一项轻松的事情。

  只要把青铜冶炼的步骤,差不多地套在冶铁上,稍加改良,就能制造出更好的精铁三棱箭头。

  一旁的匕首、枪、斧头等,也是一样。

  殷长嬴见殷姮拿着箭头,若有所思,想到一桩事,便道:“孤已命少府以精铁,重新打造安车,阿姮可有建议?”

  殷姮:“……”

  她就知道。

  殷姮不计划评价关于殷长嬴衣食住行排场的问题,她只是突然来了灵感:“关于安车,暂无建议。我只是在想,修路的时候,是否连轨道也一起铺好。”

  昭国也是有轨道的,在直道上铺设枕木,更方便地运输军粮。

  但殷姮想到的,却是类似火车、飞船那样的轨道。

  修路的时候,提前预留轨道,难道不是很须要吗?

  故她立刻对殷长嬴说:“由国家出资,组建车队,战时运送士兵、军粮;闲时可卖力为商人运送货物,搭载黎民前往各处,从中收取用度,大兄认为如何?”

  光是前面半条,其实就足以令殷长嬴颔首了——昭国在军事上的用度,从来不含糊,而且没有“收回成本”这一说法。

  对君王和公卿来说,只要这条路够快,够方便,更适合运送军队和军粮,能打下更多土地,那就是赚了。

  但昭国修路修得多,轨道也铺了不少,却从来没有国家组建运输队这个看法。

  可在殷姮的想法里,公路、火车、地铁乃至星际飞船这些须要的交通设施,不都是国家投资建设,国家卖力经营的吗?

  殷长嬴一听就知道,这件事操作的难度在于哪里:“阿姮希望,无论有没有人、货要运送,车队都要往返于预定的路程之中?”

  他太清楚权要的德性了,如果不硬性划定必须往返几多次,每次什么时间,权要绝对是商人给钱多就动,黎民给钱少就不动。

  只有刀子悬在权要头上,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干活。

  孙青在旁边听着,心道这买卖不划算啊!

  黎民有几多会往返于好几个都市的?不都是商人用吗?可商人若是跟了车队,路过各城的时候,还要不要交“过路费”呢?

  交,商人倒无所谓,黎民却肯定付不起,有违公主的初衷。

  不交,怙恃权要失去了这么大一项创收的途径,岂不是把公主往死里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