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30岁只身的我37岁就走的你

第四十七章 两个选择同时泛起,我一定选则不喜欢的

30岁只身的我37岁就走的你 夕夜之声 2103 2019-09-25 19:58:37

  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措施直接表达出我真实的想法,就连我跟自己待着,也一定会选择自己不喜欢的那个。

  好比说吧,我眼前放着一个新买的本子,一个本子的包装袋。我知道要把包装袋扔掉,但是当我同时拿起来本子和包装袋,我一定是把本子扔到垃圾桶里,拿着包装袋就走了。

  好比,我今天出门,知道自己不骑电动车,所以只拿房门钥匙就可以了。但是我会看一眼电动车钥匙,告诉自己不要拿,结果出门一看,我拿的就是电动车钥匙,不是房门钥匙。

  好比,我到商店买工具,看见了两个工具都很喜欢,纠结了一会我发现,我更喜欢A。但是我会告诉自己A不适合自己,回去了也会忏悔,所以应该要买B,下次有时机再买A吧,留给下一次。可是B对我来说不是最喜欢的,只不外,我觉得自己不应该买A。

  好比,同事一起去用饭,我明明想吃A餐厅,可是我就要说“我们去B餐厅吧”,我要故意掩藏我喜欢A的想法。就算同事也说我们去吃A餐厅吧,我也会建议,不如去B吧,其实B也不错。不外最后都是同事做决定,我不敢。

  好比,到咖啡店买咖啡,我明明想好了买A口味,但是我看伙计想让我买B口味,我就会凭据伙计的建议换,“那我就买B吧。”

  所以你明白了吗?两个选择,我一定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需要的。

  我到底是不敢违背别人的意思,照旧不敢遵从自己的意思?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这么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到底是谁让我不能做自己?

  我凭什么要关注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我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欠好吗?

  我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一定要选择一个不会堕落的工具?

  我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应该买A,我到底为什么不配获得自己真正喜欢的工具?

  我到底为什么要处罚自己?

  我重复视察,也拷问自己的内心,似乎每一件事、每一小我私家,所有的一切都差池。又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部署。

  我想的许多,感受也越发细腻,可能这就是我吧。既然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闻,那么我就要接受。

  既然我想选择自己喜欢的,我就必须肩负喜欢的结果。如果具备了肩负结果的能力,那么选择自己喜欢的又有什么问题呢?

  所以我真正要做的不是改变自己的喜好,而是提高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

  不需要何等伟大,一件一件的小事,我试者接受自己的想法。

  我喜欢拿铁风味的咖啡,绝不因摩卡有折扣,就换成摩卡。

  我喜欢绿色的耳机,绝不因玄色的比力公共,就选择玄色的。

  我喜欢草莓味的冰淇凌,绝不因销售热情的推荐选择巧克力味的。

  我喜欢带花纹的衬衣,绝不因太过花哨就选择肃静的颜色。

  我想要扔偷换装袋,就默念包装袋,绝不给自己时机把本子扔掉。

  我要拿房门钥匙,就死死的盯着房门钥匙,绝不伸手去拿电动车钥匙。

  我想要去吃暖锅,就会疯狂建议去吃暖锅,决口不提烧烤的事。

  慢慢的,慢慢的,我喜欢这种可以自己做主的感受。

  其实,一切的进展并没有那么顺利。一开始我会觉得有点轻飘飘的,不知道这样到底对差池,我也会发生怀疑:是不是B更适合自己,是不是我其实更喜欢B,这样抛弃了B是不是太残忍?

  但是我不允许自己退却,我试着强迫自己必须选择自己一开始下定主意的A,B再好也不给B时机。如果回家忏悔了,照旧想选择B,也一定允许这种感受的存在。不会因为没有选择B就否认自己对A的喜欢,甚至迁怒于A。A和B都没有错,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喜欢A就要肩负买A的结果。徐徐的,负罪感也就少了许多。

  感受是会随时变化的,所以只要掌握住当下的感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厥后,我就可以开始接受一个事实:我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朋友一时不喜欢我做出的A的选择,那下次也有时机选择她喜欢的A呀。朋友不是一味的勉强和趋炎附势,但是一定是相互包容和理解。真正的朋友也会理解我这种偶尔的坚持和自私吧。

  其实,我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我还可以有棱角,可以有差异的意见,可以表达我的恶意,可以说出我不喜欢的人,可以灼烁正大的拒绝。

  好比说吧,跟家人或者朋友出去我喜欢抢着买单,不是因为我很有钱,只是因为欠美意思让别人请客,不想欠别人人情。所以哪怕被别人请求服务,我也要请客。可是现在我不会了。一次下班后被家人叫去帮她选衣服,逛了两个小时,我真的很渴,她倒也主动提出来要买水喝。但是我总觉得这样接受别人的请客很不舒服,所以想着要不照旧我付钱吧。到了点单处,她问我喝什么,我点了之后站在原地,硬生生的抑制住自己拿脱手机的激动。结果,她就主动把单买了。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一切都那么自然,原来接受别人的美意是这样的舒服。完全没有须要那么逞强。

  许多事情都证明,别人也没有因为我的菱角就不喜欢我或者不尊重我,该不喜欢的就不喜欢吧,我原来也没有须要让所有人都喜欢。这样苛刻的看待自己,又有什么利益呢?

  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我的担忧依然存在,什么时候会泛起重复呢?什么时候我又会做回那个怕东怕西的自己呢?

  也许就在我喜欢一小我私家之后,也许就在我谈恋爱了之后。

  我看了一个电视剧,女二为了喜欢的人放弃了自己的学业,还制造惊喜向男生求婚。求婚的现场,她说男生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为了他愿意放弃整个世界。男生虽然允许了求婚,在场的人都疯狂的欢呼。可是我其时就想,这是什么可怕的恋爱,比起孤苦终老,我更畏惧失去自己。

  一个放弃了自己的人,另有什么魅力和价值所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