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男二他又双叒叕重生了

竦长剑兮拥幼艾十

男二他又双叒叕重生了 锦客兮 1057 2020-03-18 23:55:00

  谢先生的数学算是尚可的水平吧,但木宛不是啊。木宛上学那会儿,堂堂一个理科生,理化生成了致命伤,就指一个数学保命呢。虽然难题也是一律不会,胜在脑子灵活,理解透彻,唯一那一丢丢数学上的天赋全被用来节省盘算步骤了。

  而木宛要随着先生学的,不就是算学吗。

  先生教了学生这么多,见过算学脑子活的,没见过这么活的,照旧个女子,心里欢喜,却夸不得。究竟这个年代这个配景,说一个世家小姐算学学得好可不是什么好话。

  木宛起了身,规行矩步地冲先生行了礼,瞧见先生站定,姿容平静了,这才回了玫瑰椅上坐着,见先生又开了本朝唯一一本算学读物,猛地念起木相爷的交接,心里发苦。

  “先生今日照旧讲算学吗?”

  谢先生一怔,没料想向来端庄知礼的巨细姐有此一问。“木小姐不愿再学了吗?可相爷只嘱咐了这一门课程。”

  可惜了这巨细姐的天赋。

  那是他在坑你这傻孢子!

  “先生不要着急,学生自然是愿意学的,只是近来有一问,不知先生能否为学生指点一二。”木宛从容地笑。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

  木宛的喜好比力小众,大一寒假时学校要求阅读红色读物,这个向来不喜好听革命故事的女人很是爽快地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极具抗争精神和求知精神的读物——《楚辞》。

  《楚辞》前前后后收录了屈原和宋玉等人数篇作品,木宛最爱的是《九歌》,字字句句写在心尖上了,要不是脑子不太够用绝对把《九歌》都给背下来。

  《九歌》是楚地巫祷祭祀时的唱词,传唱较多的《离骚》是对君王美政的渴求与黑暗现实的控诉,但是木宛最常琢磨的却是《天问》。《天问》是屈原对上天发出的疑问:最开始的时候谁划定的人类社会的规则啊?天地还没离开的时候谁在旁边寓目并纪录开天辟地的瞬间的啊?圆圈这么圆润最开始是谁画出来的呢?禹明明是离开家去巡视事情的,怎么就突然泛起一个涂山女子然后俩人就好上了呢?上天既然让纣王做了天子为什么商朝最后照旧覆灭了?比干这些贤良的臣子为什么会受菹醢之刑呢?

  此外古书木宛也没读过,横竖就她所知,屈原是最早提出来这些溯本求源并审视逻辑的问题的,她看书的时候也经常琢磨,屈原问他的,木宛琢磨她的,琢磨屈原一个昔人到底是为什么能发出这么多直击灵魂的疑问的?

  老娘当初读上古神话的时候也有这十万个为什么啊!

  众所周知,天朝的神话向来杂乱,虽然这里指的是逻辑杂乱,神话人物往往逻辑不能自洽中还带了那么点奇幻色彩,屈原有这些疑问是正常的,但是屈夫子对天地斡维一系列的探究就真的很科幻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