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五百六十二年

第二十七章 最后一个对手

五百六十二年 黄巢0238 5999 2020-06-26 11:38:46

  随着吕不韦的倒台,另一个名叫李斯的人却在逐渐崛起。

  李斯者,楚国上蔡人,早年在楚国地方担任小吏,而他与秦国的渊源还要从一件小事说起。

  由于是下层公务人员,所以李斯经常要打入群众内部,因此他也就会经常看到一些身处高位的人看不到的情景,好比说茅厕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

  正是这两个地方的老鼠,改变了李斯的一生。

  他始终想不明白,同样身为老鼠,为什么茅厕里的老鼠要在那么臭的地方吃那么脏的工具,而且每逢遇到人和狗来的时候还要被惊吓逃跑。而粮仓里的老鼠却可以住在大屋子里,吃着囤积的粟米,不用担忧受到惊扰。

  这问题困扰着李斯,但很快他就找到了答案,而且把这个问题延伸到了人身上来,于是发出了感伤: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一小我私家能不能成为贤才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情况决定的)。

  看透了这一点,李斯便也明白,自己在这个小吏的位置上是不行能出人头地的。于是李斯坚决放弃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开始游学天下,很快,他便找到了一个着名的老师---荀子。

  追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李斯很快便学有所成,现在就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然而一个问题照旧摆在了他面前---该何去何从?

  是啊,天下之大,列国之多,李斯该前往哪个国家呢?

  经过一番认真的分析,李斯觉得楚国已经是一落千丈了,绝不能再回去,而山东诸国也是势衰力弱,灭亡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只有秦国,有吞并各国之志。

  于是李斯坚决离别了老师荀子,走上了前往秦国的路。

  来到秦国之时,正值秦庄襄王去世,秦国国政尽归吕不韦之手,明白了这一点,李斯便找到了吕不韦,很快便受到赏识,获得了一个小吏的职位。

  转来转去,又转回了原点,这在秦国做小吏和楚国做小吏有什么区别啊。

  别说,还真有区别,因为在秦国做小吏有面见秦王的时机,所以在一次面见秦始皇的时候,李斯说出了令秦始皇心动不已的话---扫平诸侯,成就帝业,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李斯的话深深的留在了秦始皇的脑海里,然而秦始皇此时的年纪还小,不能立马重用他,所以只能尊他为客卿。

  而就在这时,秦国发现了一个名叫郑国的韩国人以在秦国修渠为名做特工的事,于是秦国王族和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驱逐各国来秦的说客。

  毫无疑问,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最终,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破除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凭此升官来到廷尉之职。

  廷尉,秦汉官名,九卿之一,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主座,卖力修订律令,总管全国刑法。

  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上,李斯构建了中国未来两千年的制度框架。

  关于李斯的事迹,更多的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所以,我现在不讲那么多。总之,有了李斯的协助,秦始皇在他的王位上更是驾轻就熟,很快便开始了他的统一法式。

  然而,在统一的历程,秦始皇还需要碰频频钉子,让人意外的是,这钉子照旧赵国。

  赵国精兵尽卒于长平,国都邯郸又被秦国围着打了快要两年,虽然勉强击退了秦军,收复了失地,但国力日落西山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现在欺负他正是最好的时候,燕王喜就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行动开始。

  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燕国派出他们的相国栗腹来到赵国,与赵国订立友好盟约,并送上五百金给赵孝成王体现祝贺。

  不是说要打人家吗?怎么这又是订盟约,又是送礼的?

  不要急,我们先看一下粟腹怎么说。

  从赵国回到燕国,粟腹立马向燕王喜陈诉说:“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赵王国内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他们的孩子又还没有长大,现在正是进攻赵国的最好时机)。”

  原来是去考察了,这礼送得有点毒啊。

  听完粟腹的陈诉后,燕王喜立即召集群臣,商量伐赵之策。

  本以为有了粟腹的陈诉,群臣一定会上下一致,统一赞成伐赵,然而,照旧出乎了燕王喜的意料。

  就在大伙议论纷纷之时,乐毅的儿子乐间站了出来,体现强烈的阻挡,说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行伐。”

  乐间的意思很明白,赵国,打不得啊。

  但燕王喜却有自己的想法,于是问乐间:“要是我们五小我私家打他一小我私家呢?”

  像这种反问句,意思就再明显不外。

  关于打仗这事,我没研究过,但关于打架这事,小时候就经常干,所以我照旧有一定讲话权的。

  据我所知,在小我私家实力差距不是很大的时候(职业选手与非职业选手),五个打一个,胜算是绝对的。五小我私家一起上,冒着挨拳头的风险,两人死死拉住一小我私家的双手,另外两人死死抱住这小我私家的双脚,剩下的一小我私家基本就可以自由发挥了,拖鞋、皮带、折凳什么的,直接上去招呼就是了,不会受到任何反抗。因为一只手或者一只脚是不行能扭得过一小我私家全身的力量的(参考格斗技术十字固),虽然,练过黯然销魂掌和九阴白骨爪的武林妙手除外。不外,战国那会,像金庸先生笔下这样的武林绝学似乎还没有问世。这一点,燕王喜似乎很清楚,所以他坚信,五小我私家打一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从这方面来看,燕王喜跟我想的是一样的。

  但如果把打架换成打仗,我就不这么认为了。先不说打仗是会用武器的,什么刀砍剑刺都算轻的,狠点的来个狼牙棒啊什么的,一招呼,基本就是连皮带肉掉一块了,另有长枪长戟啊什么的,人隔几米远,就被戳了个大窟窿,想想都恐怖。要是再来个弓箭,预计人没看到就被射穿了。

  这些武器一使出来,基本就没有时机去抱死人家大腿了。

  而且,用武器正面交锋的,还都算是讲原理的。像有些不讲理的,挖个坑,搞个埋伏,玩个什么檑木滚石之类,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打到那个份上,比的就不是人数了。

  再说了,就算非要比人数,人家也纷歧定一次性拉出来跟你比。好比说你五万对人一万,凭据燕王喜的逻辑,就是五个打一个啊,胜算稳稳的。但在实际战斗历程中,人一万往往不跟你五万打。他一般都市躲起来,然后再找你这五万人中落单的,要是找到两千,他就一万一起上,用你五个打一个的逻辑消灭你这两千,然后又躲起来,再找下一个两千人的落单小队。如此循环,五万人也就够人家玩个二十五次的了(虽然,一般玩不到这么多次,有了个频频,基本就吓死了,不敢出来)。

  所以我觉得,燕王喜作为一国之君,把打仗想成打架,是比力幼稚的。而乐间却不能随着他幼稚,因此面对燕王喜的反问,乐间依然坚持自己,回覆到:“不行。”

  乐间强硬的态度立马惹怒了燕王喜,眼看这架势,双方都欠好下台,这时燕国的大臣们赶忙过来解围,纷纷体现,赵国照旧可以进攻的。

  获得了群臣的响应,燕王喜也不再跟乐间盘算,立即派出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粟腹率领,进攻赵国的鄗城,另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赵国的代郡,而自己也亲率一支队伍,随军出发。

  燕军军威赫赫,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到达赵国的宋子(距离邯郸也就三百里的样子)。

  收到燕军来犯的消息,赵国并没有如燕王喜所料的那样如临大敌,赵孝成王而是很镇定的任命廉颇为将,立即率军北上抗击燕军。很快,赵军便在鄗城打败了粟腹,而乐乘(乐毅族人)也在代郡打败了卿秦。

  什么叫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零比五,看看燕王喜就知道了。

  击退燕军的侵略,廉颇并禁绝备就此收手,而是一路追亡逐北,打到了燕国的国都蓟。而且,打到这里了还禁绝备退兵,而是顺势把蓟城围了起来,这一围还就围了两年。

  这就比力麻烦了,说是去打人家,结果被人家把国都给围了,这面子实在没处搁。不外现在也不是考虑面子的时候了,人身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想措施让廉颇退兵才是当务之急。

  没措施,只能求和了。

  于是,燕国派出使者来到廉颇的军营,表达了议和的请求,然而,廉颇却耍起了脾气,体现不允许。

  这就完蛋了,难道等着亡国不成。

  其实,灭亡燕国,此时赵国照旧没有这个实力的,廉颇耍耍脾气,无非就是刁难刁难燕国,因为在廉颇看来,燕国有资格出来议和的人只有将渠一个(乐间在燕军进攻赵国的时候就跑到赵国去了)。

  当初燕王喜准备进攻赵国的时候,除了乐间外,将渠是另外一个出头制止的,甚至一度拉着燕王喜的腰带不让他走,结果被燕王喜一脚踹开。

  拒绝了燕国的第一次求和,廉颇体现,只有让将渠出头,自己才接受议和。

  没措施,只能让他上了。于是燕王喜任将渠为相邦,命他前往赵营议和。

  随着将渠的出头,廉颇随即解除了对蓟城的困绕,撤军回国。

  本想趁人病要人命,没想偷鸡不成蚀把米。燕国可算栽了个跟头,但对赵国来讲,这就是翻身之仗了。

  接连打败秦国和燕国,一扫长平之战的阴影,赵国又站了起来,而这也成了廉颇最后的辉煌。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一生战火不停的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一继位,便立即解除了廉颇的职位(搞不懂为什么),用乐乘取代他,这一决定引起了为赵国征战一生的廉颇不满,立即率兵攻打乐乘。

  乐乘没措施,只好逃走。而打完乐乘之后,廉颇也知道,自己肯定在赵国是待不下去了,于是投奔到了魏国的大梁。

  但是,在大梁住了很长时间,魏国却始终不重用廉颇。

  这就不太好了,没仗打满身难受啊。而就在廉颇居住大梁的这段时间内,赵国却是接连受到秦国的进攻,在上党和太原相继沦陷后,秦国依旧向东逼进,大有灭亡赵国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悼襄王才再一次想起了廉颇,于是派人前往大梁看望赵国昔日的元勋。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了。

  就这样,赵国彻底放弃了他们的军事支柱---廉颇。

  而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无所事事,立即派人去把他接了过来,准备让他发挥一下光和热。

  来到楚国,廉颇再次拿起了他的将军大印,但始终毫无建树。最终,春秋战国名将榜排行第九的廉颇老死于楚国的新都寿春(从陈县搬已往的),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话---我思用赵人。

  赵国送走了廉颇,那它是如何成为秦始皇的钉子的?

  是因为一小我私家。

  在春秋战国十台甫将榜的大榜单中,另有一个战国四台甫将的小榜单,他们划分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这四小我私家与大榜单中的其他人有差异的地方---他们的排名是靠一系列战争打出来的。不像孙武、吴起、孙膑、乐毅、田单和赵奢一样,就打了一两场著名的战争。

  关于战国四台甫将是什么级别,此外不说,光这榜单中有白起,各人就应该知道。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还没有进场的李牧。

  李牧者,赵国人,他的名将生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在赵国北境抗击匈奴,第二个阶段才是向西抗击秦国。

  在第一阶段,李牧主要驻守代郡和雁门郡一带,在这里,李牧经常自己设置仕宦,而且还把代郡和雁门郡当地的钱粮收入自己的幕府,俨然是一个当地军阀。

  这样的行为,显然会让邯郸方面很不爽。

  但李牧却依旧我行我素。

  虽然,他把当地的钱粮收入了幕府,也不是供自己开销,而是当成了军费全部用在了领土防御上(这可能就是邯郸方面虽然不爽但也一直没有对他动手的原因)。

  而且,李牧也很是善待士兵,动不动就给他们杀牛吃。

  有这样的领导,士兵们虽然也很卖命。

  但是,让士兵们卖命也不是李牧防御匈奴乐成的秘诀。

  赵国北境几年来海不扬波,这还得益于李牧的一条命令: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这条命令的意思很简朴,就是说一旦发现匈奴来袭,立即龟缩营区自保,有胆敢出去捕虏敌人的,杀无赦。

  这看似是一条胆小怯战的命令(又是让邯郸方面很不爽李牧的一点),实则却是李牧在与匈奴打交道多年来才总结出的最好战略。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擅于骑马射箭,来去自由,速度极快,机动性极强,这样跟他们对打是很亏损的,所以搪塞他们最好的措施就是躲在长城后面。

  这里需要普及一下历史知识,许多人一说起长城就会认为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子,由砖头砌城的,有狼烟台,有射箭的孔,有掩体的高峻结实的防御体系。

  确实,这是长城,但只是明长城,而不是先秦长城。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落后,基础造不出这样雄伟的长城。

  那先秦时期的长城是怎么样的呢?

  严格来说,是由泥巴、石头、木材、甚至是茅草混淆搭建的障碍物(都是就地取材),高只有两三米,没有掩体,没有箭孔,平平无奇,就那样延伸在防线上。

  许多人就会问了,这样的长城有什么用啊,随便一个梯子就能翻已往,身手好点的,徒手都能已往,这还怎么防御。

  确实,这种长城防不住人,但它可以防住马。一匹马想跳过这种长城,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而这就是先秦长城的真正作用,游牧士兵如果放弃他的马,只身翻过长城,驻守领土的士兵是基础不怕他们的。

  射箭?谁不会啊。

  拿刀对砍?我们人多,也不怕你,我们还可以搞搞偷袭,弄弄埋伏什么的,就怕你不来。

  虽然,许多人肯定又会问了,那人已往了再把马弄已往不就行了吗。

  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来很难。

  在没有吊车和叉车的年代,徒手把一匹马弄到三米高的城墙上。

  怎么弄?硬弄?

  几小我私家站在城墙上,拿绳子套着马,硬把它拉上来?然后又拉下去放到另一半?

  先不说这样的效率低,体力消耗巨大,四五小我私家拉一匹马都要拉半天。单单说领土的防御者,你搞这么大消息,当人家死人啊。

  言归正传,李牧正是凭借着不在长城外与骑马的游牧士兵正面交锋,才让代郡和雁门郡几年来财物无所损,人马无所丢的。

  说实话,这也是中国农耕民族几千年来搪塞北方游牧民族最好的措施,像汉武帝那种主动追出去打的,几千年来能有几个。而且,要是各人能知道汉武帝为了打匈奴支付了多大的价钱,预计也纷歧定会赞同他的做法(从黎民的角度来看)。另有,像朱元璋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英气云天的在《喻中原檄》中喊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后,最终不也是对蒙昔人接纳抚慰为主,清剿为辅的战略了。厥后Judy(朱棣)不信邪,非要去打蒙昔人,打着打着怎么办,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最后有明一朝两百多年不都照旧接纳朱元璋那样的老战略了。

  历史啊,走来走去,又走到了原点,唯一进步的只有科学技术。

  又跑题了,照旧说回李牧吧。

  乐成抵御匈奴,按理说劳绩不小,但李牧却什么也没有获得。

  匈奴人认为他胆小怕事,每天讥笑他,预计给他编了不少段子。而他手下的官兵也觉得他很怂,背地里也是纷纷议论他。

  对于背后的声音,李牧可以不理,但来自邯郸方面的声音,他是没有措施的。赵王多次责备他,李牧依旧不改,所以只好把李牧召回邯郸,由别人替代他。

  也好,不给别人试一试,他们永远不知道匈奴怎么打。

  听说李牧调走了,匈奴人差点就放烟花庆祝了,于是坚决攻打代郡和雁门郡。而且,打一次还不外瘾,一年多的时间,只要有空,全家老少就出发,麻袋箩筐什么的,全部带上(抢劫的时候好装工具)。

  接任李牧的将领,就是奔着打匈奴来的,所以每次匈奴来袭,他都市率军迎击。毫无疑问,每次也都市失败,而且是伤亡极多的那种。

  关于“每次”这两个字,我是很怀疑的,一次两次的还可以怪运气欠好,每次都伤亡惨重,难道他就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吗?

  哎,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横竖自从把李牧调走后,赵王也是挺烦的,一会传来战报,一会传来战报,照旧战败的那种,谁受得了啊。而且这一年多来,代郡和雁门郡在匈奴人的袭扰下,连正常的种植和放牧都没措施进行了。

  故障了生产,就这动了国家的基础了,没措施,赵王只能去找李牧。

  而这时李牧脾气却来了,不用我的时候就把我踹一边,用我的时候又来求我,不干。

  最后,在赵王的多次恳求下,李牧才允许再次出山,虽然,是有条件的: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衔命。

  大王想要用我,那我就跟以前一样,否则我不去。

  行行行,谁让你有本事呢,于是李牧再次来到代郡和雁门郡,卖力防御匈奴。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