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是汉成帝

西汉末年(一)

我是汉成帝 土遁 2361 2019-03-25 15:37:53

  这三章简介一下西汉末年的几个农民起义,有兴趣的可以看,不喜欢的可跳过。

  ...........

  青、徐二州离长安较远,中央的控制力度较弱。青州属于齐鲁之地,孔孟之乡,文化水平较高。而徐州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项羽、刘邦就出自于徐州,徐州也被称为华文化的起源地。后世还被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每逢乱世,这里就会泛起一些英才,西汉末年也不例外。

  王莽篡汉之后,不久就发作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泛起了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等。这青、徐二州就是赤眉军发家地。

  樊崇,琅琊人,身世贫寒家庭,是个朴实、勇敢的农民。

  可这个时候,天灾不停,土地又被豪强吞并,这些朴实的农民,没饭吃,活不下去了,没措施,只能造反了。

  樊崇身高力大,见义勇为,好打行侠仗义,穷苦农民都很喜欢他,愿和他一起共事。他们这些人一开始跟一般强盗一样,反抗豪强,四处抢粮,抢完就跑。

  他们在青徐二州来回打游击,虽然经常抱头鼠窜,但勉强能活。其他没饭吃的农民,也都纷纷加入,徐徐就生长了数万人。

  他们都是农民身世,正所谓农民何苦为难农民,所以他们就相互约定:杀人者正法,伤人者偿创伤。

  其时农民是没工具吃,但是那些田主豪强家是有余粮的。樊崇看到面黄肌瘦的老黎民和沿途饿死的民众,伤心流泪,他下令起义军:所到之处,攻击贪官污吏,抢粮救灾。

  他们的这种行为,虽然是受到了农民的支持,人数也越来越多。那些官员,见他们人多势众,反抗不了,就纷纷逃命,赤眉军的影响力在青、徐二州也就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区分,樊崇令部下都把眉毛涂红以便区分,今后号称赤眉。

  王莽听到这些情况之后,就急遽派上将景尚率领一队官兵来剿樊崇领导的起义雄师。赤眉军和官军大战一年多,打了大胜仗,把景尚杀死。王莽震怒,又派遣太师、更始将军率十万雄师赶来镇压赤眉军。赤眉军作战勇敢,又深得黎民拥护,在成昌大战一场,将官军击溃。经过这场大战,赤眉军越发壮大了,生长成十多万人的武装。

  赤眉军建设的目的很简朴,就是吃饱饭,有饭吃就不闹事。他们把这些豪强赶跑之后,他们也没有想到要做点什么其他事,他们的军队更没有文书、旌旗、体例、命令这些。(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而荆州一带的饥荒也很严重,新市人王匡替各人排忧解难,调治纠纷,被推举为首领。他们人数越聚越多,形成一支武装力量,不时攻击四周的乡聚。他们隐蔽在绿林山中,因此被称作绿林军。

  王莽派荆州牧组织人对他们进行围剿,结果被绿林军打败。这个时候绿林军,战斗意志高涨起来,人数也生长成五万人。可突然瘟疫来了,五万人死了一半,绿林山也待不了,他们分成两支队伍划分进攻。一支由王常等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新市兵攻随县时,平林人陈牧率众响应,于是绿林军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兵。这三只队伍个各占一个土地,在荆州的声势也徐徐壮大。

  无论是赤眉军,照旧了绿林军,都是农民起义,也就是为了活下去,不得已起义。他们这个时候是没有信念,没有目标,一旦打了败仗,就会有人说,各人散伙算了,跟官府作对没有好下场之类的。

  在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南阳西汉宗室,刘縯、刘秀兄弟俩策动族人、来宾七、八千人起兵于舂陵,号称“舂陵兵”。他们这一群人,与其他人是纷歧样,他们是没落贵族,属于豪强田主阶级。刘秀更是上过太学,按后世说法,也是本科以上学历。

  刘秀兄弟是很明确的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可惜他们人数少,虽然很勇猛,但也不太可能轻易成事。

  刘秀的性格是比力谨慎,而他的年老刘縯就是个性坚贞,慷慨有大节,结交好汉。现在自己这么点人,想要成事是不太可能,所以刘縯兄弟就联系上了绿林军下江兵首领王常,体现应该结盟,共图大事。

  刘縯对王常洗了一波脑,就跟后世创业的老板一样。

  刘縯对王常说:”以合从之利“谈当前形势,两家一起才气利益最大化。

  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黎民思汉,故好汉并起。今刘氏再起,即真主也。诚思身世为用,辅成大功。”

  刘縯曰:“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这就是给他画饼,开空头支票。

  王常被说的口服心服,五体投地,体现决心追随刘氏兄弟共创大业。接着王常带着下江兵,又说服了另外两只队伍。

  他们汇合之后,刘縯将全军分为六部,借助黑夜的掩护,分进合击,一举夺取官军的后勤基地。第二天早晨,刘縯兄弟率兵自西南偏向攻击,下江兵自东南偏向攻击,双方拼死屠杀,取得了胜利。接着义军紧追不舍,逃散的官军被逼至黄淳水边,欲渡无桥,欲战无力,被杀或溺水死亡者近两万余人。

  这一战是刘氏兄弟与绿林军联相助战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不仅消灭了王莽在南阳的精锐之师,而且夺得了大批军器粮秣,更令绿林军上下认识了刘縯兄弟的卓越的军事谋略与指挥才气,队伍迅速生长到十余万人。

  汇合起来的军队对由谁来当老大呢?这虽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南阳好汉与王常等希望拥立刘縯,但绿林军的其他将领则属意于刘玄。他们对刘縯的威名有点畏惧,担忧一旦被立为天子就不易左右,而刘玄性格怯弱,立他为天子较易控制。王匡、张卬等人计议已定,然后将刘縯从前线召回,要他在刘玄为帝的问题上亮相。

  刘縯明白这些人要他同意既定方案,实际上要他放弃自己做天子的意图。他虽心有不甘,但又未便明确体现阻挡,于是提出暂缓确立天子人选的建议。

  张卬看到他们议决的事有可能破产,十分恼怒,拔剑击地,声色俱厉地说:“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众人看一如此情形,也不敢提出异议了,立刘玄为帝之事就这样定了。

  绿林军在清阳立刘玄做了天子,恢复汉朝,改年号“更始”。王匡、王凤做了上公,刘縯为大司马,刘秀为太常偏将军。从那时候起,绿林军又称为汉军。

  这个时候的绿林军名号有了,体例有了,而且照旧刘氏后裔做天子,名正言顺。赤眉军及其他的起义军,这个时候一边与王莽周旋,一边张望。王莽实力照旧很强,绿林军已经把天子的旗号立起来,自然是要跟王莽决一死战。

土遁

用上帝视角,简朴介绍一下刘秀的情况。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