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求缨

第一百一十章 莲生

求缨 李鲤渊 2250 2020-08-08 20:01:08

  珞珈山

  据传言五百年前,曾是佛家某位真祖的圆寂坐化之地,山头虽不比那道门九西岳般群峰拱月,气象千年。

  也没有佛家圣地灵境山般梵音袅袅,罗汉持戒,各处金莲。

  在那靠近翻腾云海的山崖处,有一块天然凸出的圆形岩石之上,盖着一间简陋的寺院,寺门左右牌坊并无一字。

  兴许是这位传言中的佛家真祖,生前并不在乎任何的虚妄名利,连自己落脚寺院的名头也未曾撰写。

  山脚四周遍布一些巨细乡村,自从灵境山的空闻佛主,突然贲临灵州地界开坛讲法,普泽万民。

  许多庄子的黎民便都纷纷搬到那遥远的灵州去居住,期盼着受到佛音的呵护,究竟这些年两国时不时便要打上一些软仗。

  云州一带又临近伏夷青州的地界,经常要受到来自青州的孤胆匪类的骚扰。

  这些年便如那打家劫舍,强抢民女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只是这云州官衙却是硬生生将此事压了下来,晋国朝廷却也不得而知了。

  也正是由于此,这珞珈山四周生活的黎民走的走散的散,最后也就留下了一些老弱妇孺不到一百余人的样子。

  这一状况连续了十年之久后,在一天夜里乡村外头却是突然来了位模样甚是清秀的白衣僧人,那一夜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他们知道在灵州最受尊重的并不是那官府衙役,也不是那晋国的龙袍天子,而是佛家子弟。

  佛道于菩提佛祖之始,传法到如今已历千年,其中演化两派,由菩提佛祖座下大门生见习尊者开坛说法,崇尚修佛理开佛心,而其二门生普陀尊者却是考究顿悟开能立地成佛的绝妙秘诀。

  二人南北开宗立派沿袭至此,而灵境山和那北方的洗禅寺一经相见即是相互看不顺眼。

  曾经有人看见一个洗禅寺的僧人和灵境山的僧人同时对一人说法,最终谛听之人尚且未知其意,说法者自己便先一步喧华起来,任是朝对方说了三天三夜都未曾合眼,最后也就只能各自归营了。

  这位新来的白衣僧人在踏入村子的那一刻,先是到每家门口静静施礼,尔后却是走向那珞珈山顶,将原本荒芜无人的破庙重新俢砌了一番,更是在那块寂静了百年之久的枯木牌坊上刻下了当佛寺三个大字。

  就这么迷迷糊糊地过了段时间,村中也有些以前在灵州待过数段时日的走贩卒子,见识过一些大局面,听闻这灵境山很久之前出了一件怪事。

  讲起这上代佛主普贤年轻时,曾卧睡莲池边,在其脚边的莲花之内,竟然孕育有一个荷叶巨细的婴儿,那一声声稚嫩地啼哭声,却是惊醒了正在睡梦之中的普贤佛主。

  于是佛主徐徐起身,伸出双手将那婴儿抱入怀中,看见其眉心处铭刻着一道金色的莲花印,释然一笑席地而坐。

  亲自用金池内的圣水为其洗涤尘身,用那千年不化的金池圣莲为其烙印袈裟,摩顶受戒。

  还亲自颁下佛喻,收这名婴儿为座下门生,为他取名叫做莲生。

  然而莲生愚钝,一天天长大却是并未如其他佛家子弟一般剃度念经,反而是依旧留着一袭长发,只能在那妙音塔下扫除佛堂。

  时不时也看着自己几位偌大年纪还要称谓对方一声师侄的老僧人们,瞻仰佛意木鱼观礼。

  终有一日,普贤佛主寿元快要坐化圆寂,金身消亡的那一刻,整座灵境山的梵音鸿钟连续响了三天不止,而灵州的黎民均是低头默哀,追悼这位佛家圣主。

  但令人感应奇怪的是,在普贤佛主圆寂之后,那一直懵懂未曾开窍的少年莲生却是似乎开了心智一般。

  从妙音佛塔徐徐走了出来,脱下了当年普贤佛主亲手为他披上的金莲袈裟,离开了灵境山消失无踪。

  有人说莲生是佛主普贤带入灵境山内,最后也随着佛主而去,但也有人说佛主普贤的圆寂可能和这位莲生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

  至于究竟如何,却是无人可知,莲生再也没有回到灵境山,似乎从世间消失一般,只不外在他离开灵境山的那一刻,那象征佛家气运泉源的菩提禅树却是大面积地开始枯萎。

  如此经过数百年之后,灵境山终于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佛主,而那位佛主在走进山门的一刻,却是手里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孩童。

  那孩童原是灵境山脚下一位屠宰户之子,虽然家中做着贩卖猪狗皮肉的生意,但是少年却是恳切向佛,暗地里都市将那关在牢笼的畜生偷偷放生。

  熟睡时有虎豹周身护卫,呼吸之间喷吐佛光,当地人看着都感应十分惊奇。

  而这孩子的名字竟然与那数百年前普贤佛主座下门生莲生同名,许多人都认为这孩子是那位莲生百年后的转世托生。

  而空门自从普贤佛主的圆寂之后气运开始逐渐凋零,许多人便开始放弃了佛家,而转走儒道两家。

  不外这位初上位的佛主却是充耳不闻,只是浅笑地带着这位第二莲生儿进入了寺门,并和当年的普贤佛主一般,为他亲自披上袈裟,收为门生。

  在那一天,孩童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名字,禅芝。

  小禅芝与那数百年前的莲生差异,从小便能通达佛理,似乎天生即是修佛之人,年纪轻轻便已证得了佛家的佛子之位,让其时已经是大佛子的空闻大师颇为感伤。

  因为他修行了快要一百六十载,才气脱得袈裟,重塑金身坐上灵境山的佛子之位。

  灵境山设有巨细两位佛子,相当于下一任佛主的继任人选,故佛子之位对于灵境山而言十分重要,

  这位空闻大佛子虽然年纪颇大辈分极高,但心性高远和这初入寺门不久的小禅芝关系较为亲近。

  二人都证得佛子之位,一时传为韵事,与那北方洗禅寺的妙法观音和莲花首座不乏多让。

  但是就在佛主继任大典的时候,佛子禅芝并没有加入,而是做了和数百年前那位莲生尊者一样的举动,褪下袈裟转身离开了灵境山。

  在云州的贫瘠之地珞珈山,当了个凡间的一寺住持,不证佛心不求佛理,反而修起那俗世无味的枯禅心来。

  这一举动着实让世人震惊,佛家也再一次沦为了儒道兵三家的笑柄,幸亏有空闻佛子继续佛主之位,在菩提禅树下日夜诵读佛法普度梵音,这才生生截止了佛家秘闻的流失。

  而这位空闻佛主也似乎并没有怪罪自己这位小师弟,反而每隔十年的檀莲佛法大会上,都市向珞珈山发出一份邀请函,让自己这位小师弟过来讲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