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大宋宠妃陈三娘

63、可惜

大宋宠妃陈三娘 蒲扇扑流萤 1267 2018-12-21 22:00:00

  这样明媚的风物里,这样烟波淼淼的汴河滨,这样袅袅的柳树下,这样明艳的两小我私家,各自失神的站着。

  一个望着远去的马车的背影,一个望着眼前怅然的背影。微风不语,只划过柳梢,浅浅的带起一些涟漪,激荡进心里。

  她到底跟三苏认识多久?第一次晤面就在门口黯然垂泪,这次更是依依惜别。她到底在牵挂些什么呢?

  直到三娘转转头的时候,赵仲针还没有回过神,直直的看着三娘。

  三娘一愣,问道:“赵令郎什么时候过来的?”

  赵仲针入迷并不作答。

  “喂,我说赵兄,你也认识他们吗?”静松一拍赵仲针的肩膀,勾肩搭背的问着。

  “哦,并没有,只是好奇。”赵仲针猛然回神说道。却并没有说明到底好奇些什么。

  “有些可惜。”静楠一副老成的模样说道:“本以为苏公三位已经名动京都,二位苏令郎又是同榜进士,三人会就此平步青云了。”

  “孝道本为天道,理应回乡,可惜却无可奈何。”三娘也赞同着。

  “眉州三苏……他们果真这样出众吗?”赵仲针问道。

  “必须的,欧阳修那个老头子那么看重,你说呢?”静松挂在赵仲针身上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说道。

  “静松!”静楠轻轻一喝。“你看你像什么样子!站没个站相,还在那里胡言乱语!”

  “你怎么老跟父亲和夫子一样,老骨董似的!”静松虽然这样说着,手却从赵仲针身上收了回来。

  “仲针兄弟,请别怪罪。”静楠又向赵仲针一揖。

  “不妨事。自家兄弟。”赵仲针体现没放在心上。静松马上又嬉皮笑脸起来。

  “我也是偶尔听父亲提起过,眉州三苏文采卓绝,特别是一手议政之文,颇有古风,犀利尖锐。不外也听说像王安石等人,却不喜这样的文章,批驳纷歧。”静楠慢慢解释道,“只是啊~~,没有乘风而起,不知道回来又是怎样的境况。”

  “原来这样啊,居然没有听父亲提起过。”赵仲针遗憾很是。

  “向来回首萧瑟处,回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娘望着远处一片片的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不由得感伤起来。

  “这是谁的诗?”赵仲针不禁问道。

  三娘一愣,心想欠好,怎么把东坡先生的诗念了出来。于是绕开话题,对着赵仲针微微一笑:“赵令郎可曾累了?我家奶娘带了好喝的果茶和点心,要不要来尝一尝?”

  这完全出乎赵仲针的意料,他从未想到三娘会邀请他,也没想到那样的一笑会晃了眼睛,于是情不自禁的点颔首,默默的跟在后面。

  四小我私家在凉亭坐下,奶娘和仆人备好了水果、点心和茶水。

  赵仲针终照旧忍不住问了起来:“恕我冒昧,三娘似乎跟三苏很熟络,不知是为何?”静楠也一直心怀疑虑,便静静的听着。静松基础不体贴,一只脚吊在外面,似乎亭子里面都跟他无关。

  “三娘只是仰慕苏大令郎的才识。”三娘简朴的答了,并没有下文,默默的吃着点心。

  “原来你们很早就相识?”赵仲针问道。三娘放下点心,徐徐的点颔首,然后看向远处:“嗯,很早。”

  “哈哈哈,牛皮别吹破了!”静松猴子一样的跳到三娘面前,唬的三娘一抖。“你才多大啊,虚岁六岁。你认识他多久了?左不外一年而已。”说完对着静楠说道:“年老可记得?”

  “嗯。去年春天,三苏最开始来京的时候,就是在我们家拜会的欧阳公。”静楠肯定道。

  三娘白了他们一眼说道:“横竖很久了,你们不懂。”说完便不再说话。

  赵仲针心中眼中飘过一丝异色:原来很久了啊……略有惆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