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大宋宠妃陈三娘

55、包拯

大宋宠妃陈三娘 蒲扇扑流萤 1274 2018-12-13 22:00:00

  依旧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春日,一如一年前三娘刚刚穿越过来一样,甚至连远处的人踏青唱的曲都没什么变化。

  只是可惜,陈家一番昏暗颜色,完全陶醉在悲痛里。

  狄公对于陈飞远来说,是父亲的故友,但更像一位老师、一个尊长;没有狄公,陈家两兄弟可能被族亲抢去工业;没有狄公,陈家两兄弟可能无法完成学业;没有狄公,陈飞远也可能只是碌碌无为的一小我私家。

  像父亲、像恩师,更像亲人。

  可是如今,狄公却这么被迫害致死,自己连喊冤屈的时机都没有。陈飞远心里恨恨,却又觉得无能为力。强大的无力感与悲痛,让他心生倦意,只在家呆着,哪里也不去。

  连绵几日春雨之后,这一天午后,阳光正好,照耀在一片湿漉漉却又生机勃勃的春景里。陈家来了一位客人。

  三娘从花园看到他的时候,他正负着手、背对着正厅的大门站着。明媚的阳光从门外投射到他身上,劈开了一屋子的阴霾,衬得他孤寂、挺拔、倔强、而又略显苍凉。

  “包大人!”陈飞远换完衣服迎出来的时候,深深一揖。

  “贤侄无须大礼。是老夫来晚了。”来者双手扶起陈飞远。

  原来他就是包拯。三娘远远更仔细的望去。

  包公基础不似传说中的黑面朗月、身似李逵。而是一位穿着半旧深灰色绣寿字图的袍子、腰上系一条革带、头带一方深灰色幞头的清瘦老者。长方脸,面色微黄,眉头轻皱,眼睛狭长,嘴唇很薄,低眉的时候总似一副思考的模样;下巴蓄长须,络腮也有,鼻挺且正,睁眼时目光炯然、如剑如电。

  “狄公的事……老夫也没想到他们下手会那么快。”包拯面有愧色。

  “包公无需自责,最后的路是狄公选的。”陈飞远宽慰到。

  “此事老夫心中了然,狄公不会白白牺牲。”包拯言之凿凿。

  陈飞远轻轻一揖,邀请包拯上座,并俯身在一旁倒着茶,低声说道:“这件事其实一目了然。可是,我却无能为力。”说完停顿了一下,并双手将茶杯送上,“这两年朝堂上悄悄换了许多人,像富弼、韩琦之流均为上将军心腹,唯命是从。幸亏欧阳公与包公这等清流仍在,另有涤荡浊气的希望。”

  “飞远言之有理。只是不知,另有没有这样的时机。”包拯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这件事,我会一件一件的查好;人,我也会一个一个的理清;须要之时,一击必中!哪怕要我当堂碰死在朝堂之上,老夫也定要正正着庙堂之风!”包公铮铮而言,指天而誓。

  “包公,切勿激动,一切当从长计议。我们还需内外周旋,定有解决之道。只盼着官家再得皇子,我们才好护朝堂之基础。”陈飞远按下包拯的手继续说道:“欧阳公已经在网罗多方人才,另外,之前我与上将军献策广纳锐意新新之士,也是希望能有人真的看清这个乱糟糟的天下,正一正天地的浩气。”

  “仕宦庸黩、阉人干政、武将不勤、朝纲不兴,着实让人揪心。念当年范文正公之举,虽为奸党所阻、中途而废,可文正公之法确能改天换地,重振朝堂。可惜啊,可惜……”包公一边说,一边捻须而叹。“希望能早日再有更好措施之人,我包拯必当全力鼎持。”

  三娘心想:可见当今朝堂,上将军已有专权之势,官家又年时渐高、久不得子,又随处提防着上将军,逼着上将军更有不轨之心。朝堂上以富弼、韩琦为首的将军党和以包拯、欧阳修为首的保皇党势如水火。一场狂风雨似乎已在酝酿,只是在期待一个时机,倾泻而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