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侠

永生大秦

第五十九章群贤聚长安

永生大秦 剑气书香 2037 2019-01-21 15:45:04

  赵卓识秦皇脸色不太好,连忙劝道:“陛下不必为二位令郎争斗不休而劳神,且陛下正值春秋壮盛,无须早立储君,群臣之意哪可与陛下顺心相提并论。”

  秦皇不行置否的说道:“朕不是因为他二人相争而不愉,生于帝王之家,若是没点手段,还想着这个位子干嘛?不如混吃等死的过了得了,朕只是叹息,扶苏年纪也不小了,难道长于深宫之中花样就那么小吗?没半点堂皇大气,尽会使一些小手段,如何上的了台面。”

  赵高只能继续劝道:“扶苏令郎只是年纪尚幼,陛下抽闲多多教导即是。”

  秦皇冷哼了一声:“年纪尚幼算什么理由,他都18岁了,再有两年就可加冠成人了,想当初朕第一次召见韩非和李斯的时候,他们也不外弱冠之年,家境也只是一般,花样就能放眼天下了。”

  赵高苦笑:“究竟陛下这种千古难得一出帝王,自古以来都很少见不是吗?”

  秦皇沉思良久,开口道:“传朕旨令,令丞相召集诸子百家,天下群贤,聚集长安,从中挑选良师,另从黎民之家中选出聪慧少年,作为益友。朕将组建学堂,专门教导皇室子弟,花样太小,朕就给他们缔造个大情况,培养他们的花样。”

  赵高领命:“臣遵旨。”

  秦皇突然想到了啥,叫住赵高:“等下,胡亥的战略都是那林泽替他谋划的吧,学堂建设之日,就让他回来陪侍胡亥吧,你说扶苏怎么就没这么好运,获得一个奇才呢。”

  赵高行礼退下。

  丞相吕春秋接到旨令之后,立刻拟文传檄天下,命各省郡搜查各个大贤与聪慧少年,推荐及自荐者均有打赏。

  天下随之震动,这是大秦一统天下以来,第一次面向天下所有人进行“社招”纳贤。

  最先反映并议论纷纷的是齐鲁之地的儒生,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三巨头”之一,在新朝的影响力徐徐式微,儒家部门人也觉得儒家不应如此寂静,需要通过高居朝堂,走上层来扩大影响力振兴儒家。

  另一部门人阻挡出山侍秦,原因是觉得大秦太残暴,当年儒家领头羊稷下学宫支持齐国全力抗秦,而齐国被灭之后,稷下学宫被付之一炬,那些人的师友有不少是死在大秦刀兵之下的,尤其是邹家之人,尽力阻挡,他家老祖,当年稷下学宫宫主邹衍,一代儒家宗师,就是临淄被破之时,死于秦军围攻。

  众儒争吵不休,各持己见,甚至剑拔弩张,不得已只得请出孔家当家家主大儒孔鲋来做评判。孔鲋看了双方一言不合就要大干起来的架势,也是头疼了半天,先是想两边都说和一下,可两边的态度都很坚决。

  一方说我们事秦又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振兴儒家,指责对方自私自利,因小家而掉臂各人。

  另一方就指责这边是欺师灭祖,卖友求荣之辈,羞与之为伍。

  孔鲋灵机一动,张口说道:“孔圣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各人照旧不要相互干预,想怎么做就这么做吧。”一下子就自得的把稀泥和了已往。

  事秦派大喜,紧紧抓住这点不放,反秦派每次指责,都被一句“难道你自认比孔圣境界还高”给顶了回去。

  邹家现任家主拍案离去,临走冷冷的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孔家已经事秦了,我看你们未来死后以何面目去面对稷下学宫惨死的师友。”

  留下之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叹道:“人照旧要往前看的,事已至此,难道我们又忍心孔圣的道统失传吗?”众儒生纷纷赞同。

  尔后儒家以周青臣。伏生为首的七十余儒家贤士入长安,连书名篇三十余,尽为赞美秦皇功业,讲明愿为大秦令郎之师或为大秦效犬马之劳

  秦皇大悦,建同文馆安置儒家,封周青臣为博士仆射、伏生为博士祭酒,位比三品,其余儒生均封为博士,位阶五品。

  另一边道家在昆仑道宫的组织下也召开一场聚会会议,只是一群羽士要么在那大眼瞪小眼,要么低声讨论修道的事宜,连发表评论的都没有几个,比起儒家的热火朝天差远了。

  作为组织者,道宫宫主不得不出来应场,当先讲明态度:“诸位道友都知我道家感应天人之道,习惯顺其自然,老道原来都觉得没须要搞什么聚会,应某些流派或道友要求,也看看诸位道友的想法,首先声明:我昆仑道宫不加入世俗之事,也不阻止诸位加入,诸位道友可自便。”

  正一道、外洋三仙派等纷纷亮相不加入世俗之事,只想放心修道。

  龙虎道张家天师叹道:“我派在蜀中多与大秦权贵勾连,却是不得不派人进长安一场,却是失了道心了。”

  此时有一人出口道:“我道家承袭天地而生,当存天地之道,如今天下徭役不止,黎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诸位既有大才,何不趁此时机,教化下一代天子,与民休养生息呢?此乃天大的好事,他日天人也未必不能成就。”

  众人寂静无言,守正一看,此人正是黄老之术当家掌教陆贾,作为此次聚会的主事人,又不得不开口:“人各有志,陆贾道友有心,自便即可。”

  陆贾见无法说动众人,道宫也不支持,径直下山,直奔长安而去。

  三个月间,无数诸子百家的奇才聚之长安,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等均有代表进京。

  秦皇看到结果显著,龙颜大悦,下令在城内划出一片地,建设学堂,号“国子监”,以各家大贤为师,收宗室子弟于内,先试上一段时间,效果好的话,就让扶苏和胡亥正式进国子监求学。

  末了感受还缺点啥,转而下令:“命太尉尉缭、廷尉李斯为令郎之师。”

  尔后各地选出来的少年也纷纷赶到了长安,其中一位天生重瞳,面相英武的少年看着雄伟的长安城,以及人群退避,声势赫赫行过的龙辇羡慕道:“大丈夫当如是。”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