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崇祯十五年

第四章 天下首富

崇祯十五年 韭菜东南生 2749 2018-10-12 10:00:50

  “你是说,用郑芝龙?”崇祯明白了。

   “是,如此劲旅,放在福建搪塞海寇,实在是可惜。”

  “……”崇祯沉思不语。

  郑芝龙虽然是朝廷命官,但他海寇身世,朝廷上下包罗崇祯在内,对他深有戒心,放在福建也就算了,如果是调到近海,不管安置在天津或者登州,万一郑芝龙叛变,就像当年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一样,那整个京畿或者山东就乱了。

  再者,郑芝龙在福建盘踞已久,手下兵将皆是福建人,调他到天津或者登州,有调虎离山的嫌疑,以郑芝龙的智慧,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万一朝廷欺压太急,逼的他重新造反,那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福建沿海,恐怕又要乱了。严重点,整个福建恐怕都不为朝廷所有了。

  前世里,正是因为有这诸多的忌惮,一直到明亡,朝廷都没有动用郑芝龙的一兵一卒,而郑芝龙也乐的清静,专心做自己的福建王,即便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困绕北京,大明危在旦夕,崇祯发出勤王命令的时候,郑芝龙也没有动上一动。

  一来,福建太远了,二来,他对明王朝并没有几多的忠心,第三,朝廷对郑芝龙的实力并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从上到下,都没有太把郑芝龙太当一回事,基础不知道郑芝龙称霸闽海十数年,已经积累了金玉满堂的巨额财富。那些财富,哪怕只拿来十分之一,也足以缓解大明朝现在的财政危机。

  邹漪明《明季遗闻》纪录,那时“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二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敌国”。

  白话文的意思:在击败其他海寇,独霸闽海海峡和月港海贸之后,郑芝龙每年从往来海商身上收取的关税银两和掩护费,一年差不多能有一千万两白银。虽然可能有夸张,但一年五百万两应该是有的,而明朝一年的税银才四百多万两,郑芝龙一年的收入竟然跟大明朝差不多!

   南明后期,特别是郑芝龙降清之后,没有税收来源的郑乐成依然能够组织起庞大的舰队和军队,甚至一度打到南京城下,靠的是什么?虽然就是郑芝龙留下的巨额遗产。

   大明朝廷没有认识到郑芝龙的庞大财富和惊人收入,因此,也就没有给予郑芝龙太高的职位,更没有对郑芝龙的财富发生兴趣。前世的时候,朱慈烺对明朝官员的短视和无能,很是费解,这么大一个“全球首富”就在眼皮子底下,竟然没有一小我私家看见?

   穿越到今世之后才明白,因为恒久“海禁”的原因,除了海盗和海商,整个大明朝从士医生到天子,对出海贸易的巨大利润,显有了解者,福建当地的官员或许知道一二,但应该都已经被郑芝龙收买,所以当崇祯在皇宫里为几十万银子长吁短叹,甚至低声下气的向朝臣募捐的时候,在郑芝龙的金库里,千万两的银子都快要发毛了。

   厥后南明的小朝廷对郑芝龙倒很是重视,弘光天子封爵他为南安伯、福建总镇,隆武帝更是封他为南安候,卖力南明一切军事事务。

  只可惜那时天下局势已定,像郑芝龙这样有钱的智慧人,是不会为大明尽忠守节的。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大明虽然危机重重,每况愈下,但没有人会想到,大明朝只剩两年的寿命了,因此郑芝龙尚没有降清之心,朝廷圣旨一下,他绝对不敢抗旨,他能做的,最多就是学习其他军阀的做派,想法设法的拖延时间,而且向朝廷索要巨额粮饷,一日没有粮饷,他一日不动身。纵使有了粮饷,他也不会尽遣主力,而是会派一支偏师,应付一下朝廷。

   “父皇,郑芝龙绝对可用,不光可以用,而且还不用朝廷出军需粮饷!”朱慈烺提高声音。

  “嗯?”

  听到不用朝廷出军需粮饷,崇祯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然下去:“真是小孩子心性……没有钱粮,他们如何肯为朕服务?”

  崇祯也是被那帮总兵们折磨怕了,只要一兴兵,总兵们就伸手要钱,没钱没粮,一兵一卒都不会动,时间长了,感受那不是朝廷的军队,倒像是私人的雇佣军了,给钱服务,不给钱就不平务。

   虽然了,这事是朝廷理亏,如果平常就把粮饷发足了,总兵们何至于如此?

  但朝廷也难啊,天灾不停,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加上建奴掳掠,流贼肆虐,随处都是嗷嗷待哺的饥民,朝廷税收一减再减,其中一多数的钱粮都用在了辽东,剩下的钱粮基础不够支撑全国的乱局。

   “父皇,郑芝龙海寇身世,常年在海上劫掠商船,父皇可能不知道,那些外贸的商船都很是巨大,每一艘所载的货物和银两,都在几十万两银子以上,加上郑芝龙先后吞并了另外两大海寇李旦、颜思齐的财富,因此在被朝廷招安以前,郑芝龙就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被朝廷招安之后,郑芝龙虽然不再抢劫商船了,但因为他是泉州水师参将,垄断了福建出海的海路,出海的商船为了自保,都市向他缴纳一些银两,俗称买水,买水之后,商船会挂起他郑芝龙的旗号,有了这个旗号,海上的巨细海盗们便不敢再为难。因此,这十几年来,郑芝龙赚下的银两也不少。”

   “所以儿臣以为,郑芝龙不缺钱粮,只要朝廷善加笼络,他肯定不会在钱粮上跟朝廷为难。”

  最后,朱慈烺说出结论。

  崇祯听的有点呆,在这之前,他还真是不知道,手下的泉州水师参将郑芝龙竟这么有钱。

  半晌之后,他徐徐道:“春哥儿,这些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朱慈烺早有准备:“启禀父皇,半个月之前,儿臣出宫散心,偶遇一讲书先生,乃是福建人,从他口中,儿臣知道了郑芝龙的一些过往,至于买水,在福建沿海乃果真之事,父皇随便找个海商,一问便知。”

   “商人向郑芝龙买水,却为何不向朕买水?去年朝廷的市舶税只有区区四万两,郑芝龙却赚了几多?怕是有几十万两吧!”

  崇祯脸色冷冷,眼神里闪过杀机。

   市舶税,既海关进出口税。

  贫穷限制了崇祯的想象力,郑芝龙买水得利岂止几十万?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一艘船就是三千两白银,那出海的商船有几多,郑芝龙的金银即是有几多。

   “父皇,这事倒也怨不得郑芝龙,我朝商税,三十取一,一艘载货十几万的大船,也不外缴几两银子,而海商的利润,最少是三倍!与其让那些海商都拿走,还不如让郑芝龙截留一部门。这些年来,郑芝龙扫荡闽海,肃清海寇,还打败红毛人的舰队,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水师,所耗巨大,但却没有跟朝廷要过一两银子。”

   朱慈烺对郑芝龙没有什么好印象,不外他必须为郑芝龙辩解,以免父皇一怒之下降旨责罚郑芝龙。

  在他力挽狂澜的谋划里,郑芝龙是很是重要的一环,在天下没有安宁之前,绝对不能泛起任何差错。

  更况且,郑芝龙另有一个好儿子叫郑森,也就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乐成。

  如果责罚了郑芝龙,郑乐成一定会受到牵连,郑乐成是天启四年生人,今年恰好十八岁,正是一个英雄出少年,立功立业的好年纪,而朱慈烺已经为他想了一个好位置。

  崇祯缄默沉静了半晌,幽幽叹口气:“也罢,只要郑芝龙能保福建平安,朕就忍了他。”

  “父皇圣明。”

  “你适才说,让郑芝龙兴兵,朝廷可以不出粮饷?”

  “是,父皇,郑芝龙不缺钱不缺粮,他缺的就是一个名,我们投其所好,请父皇下旨,任命郑芝龙为福建总兵,统领福建所有军马和水师,任命其最信任的四弟郑鸿逵为登州水师提督,其宗子郑森为登州水师游击,令二人领导本部人马,前往登州就任……”

  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绝不是庸主,不等朱慈烺说完,他就已经明白其中的深意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