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

李三古堆

第291章不能忘掉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2970 2024-04-24 10:29:06

  上奠寺这个地方有着庆幸的革命传统。

  柯岩在穿越前就熟悉发生在1931年间的瓦埠暴乱。

  上奠寺,今又叫做上奠市、上店市,隶属寿县瓦埠镇统领,南连小甸(店)集,北接瓦埠街,是一处热闹富贵的集镇。面北左侧街道有小学一一国吕小学。

  那一年,是瓦埠暴乱八十周年。HN市委在寿县城召开纪念运动,柯岩和母亲都应邀加入。

  1931年3月27日,中共巡视员高中林(原名方运炽,亦名方英①)到寿县,在这里召开寿(县)、凤(台)、阜(阳)三县联席聚会会议,宣布建设皖北中心县委。

  并以寿县正阳关为皖北中心县委凭据地,治理寿县、凤台、阜阳、颍上、太和、沈丘、固始、新蔡、息县共9个县的事情。

  聚会会议将要结束时,瓦埠党支部书记王汉平陈诉:寿县县长张相昆带七八十军警到了瓦埠。

  聚会会议认为,这是夺取敌人武器,发动游击战争的极好时机,遂决定缴县政府的枪。

  为此,中心县委建设了特别行动委员会,选举出书记曹鼎,委员杨盟山、魏化祥等为该委员会领导人,由薛骞卖力军事指挥。

  特别行动委员会研究决定,计划先捉双庙区区长路奎汉,缴守卫(安)团和田主豪绅的枪支,然后再缴县政府张相昆武装的枪。

  3月29日夜,起义队伍在瓦埠泰山庙集中。由于卖力军事指挥的薛骞贪生怕死,迟迟不敢行动;又因叛徒泄密,双庙区区长路奎汉逃往寿县县城,保安团成员纷纷潜逃。

  起义队伍适时提倡追击,但在追击时仅缴获两支枪。

  特别委员会召开紧急聚会会议。经聚会会议研究,决定继续起义。同时取消薛骞的指挥职务,建设皖北红军游击大队,方宁静任大队长,宋天觉任副大队长,曹鼎任政治委员,魏化祥任照料长。

  游击大队下设三其中队,戚连雨、杨守先、孟宪钦等任中队干部。

  1931年3月30日,3400多名起义队员涌向瓦埠街,在望春园馆店门口竖起了镰刀斧头大旗,逮捕了10多名田主豪绅,一些未被捉住的田主豪绅则纷纷前来缴械。

  与此同时,中心县委还发动群众没收田主家的粮食,一时间,革命运动搞得汹涌澎拜、红红火火,震动了淮河流域。

  这次起义共缴获是非枪130余支,收粮200余石。

  起义震惊了四周的田主武装联庄会,他们纷纷联合起来,向皖北红军游击大队提倡进攻。

  游击大队在劣势的情况下,为缓和矛盾,把逮捕起来的田主豪绅全部释放。

  敌人见状,气焰越发嚣张。寿县县长张相昆和县自卫大队大队长袁少义带着县大队直奔瓦埠镇压。

  游击大队昼夜坚守三面靠水的张嘴子,英勇奋战,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但因敌众我寡,无法突围。

  瓦埠支部便在鲁城召开紧急聚会会议,决定以私人关系向一些开明的田主士绅借枪支子弹,以“小甸集联庄会”的旗号,从圩子的东边“袭击”,掩护游击队夜间突围。

  突围出来的游击队将化整为零,各回原地。并派宋德渊送信通知游击队卖力人。

  不意宋德渊在送信途中被敌人捉住,宋坚贞不屈,敌人查不出证据,便放他回鲁城。

  接着瓦埠支部又派曹云峙化妆成货郎担,把信送到游击队手里。

  黄昏时分,游击大队见圩子东边泛起“小甸集联庄会”的旗帜信号后,顺利突出重围。

  游击大队突围后,敌人恼羞成怒,纵火烧毁了张家嘴一带几个乡村的数百间民房。

  在这次起义中,第二中队队长戚连雨及17名游击队员英勇牺牲。

  现在柯川带着队伍就到了上奠寺。

  上奠寺这个地方柯川也不陌生。由于上奠寺也在“葬三角"的规模之内,当年他领导考古队曾不止一次到过上奠寺,因此比力熟悉上奠寺。

  柯川现在手里仅仅只有两个连,两百来人。所以他在这里迫切需要扩充兵源。

  他获得了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不到一个月,就新招了一百余人。于是,他将这些人组成新四军第四支队独立团。他兼任团长和政委。

  独立团下设两个营,一营和二营。虽说只两个营,然由于干部奇缺,营长的人选照旧没有着落。

  没措施,一营只得由他自己兼任营长,倪玉霞任副营长;二营由照料长何佳峻兼任营长,副营长呢,暂时就空缺。

  事实上,由于自己的全副精力要放在全团的身上,故一营实际是由倪玉霞在指挥,而何佳峻呢,他把主要精力也放在二营身上。

  那一天,有个叫柳曼的女人奉组织的指示来他的独立团搬兵,得知柯岩(自己的替身)正在赶往皖中,于是日夜盼望柯岩快点到来。

  也就在那一天,他带着一支十几人的侦察队到淮南前线去侦察。

  他们来到一个叫草洼里的乡村。

  日军沿淮河西进,在攻陷凤台后,正欲继续沿河西进,下一个目标就是寿县。

  凤台是他的老家,现在日本人已占领了他的老家,不知年迈的怙恃亲和家中亲人现在怎么样了?另有罗宋一家又怎么样了?他真想渡过河去看一看啊!

  日军占领凤台后,只在河北驻扎,在河南还没见日本兵。可是他知道,这种状况会很快转变。随着日寇西侵,河南一定会泛起日军的队伍。

  然而在草洼里,他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日军为了攻取凤台城,出动了好几批轰炸机,直接炸死了成百上千的中国平民,其中不乏老人和儿童。

  柯川一拳砸在桌子上,恼怒地喊道:“这笔血债一定要日本鬼子加倍送还!”

  从草洼里回到上奠寺后,他派人去河对岸探询日军轰炸凤台城的情况。结果去的人回来说,他的怙恃亲及家人安好,只罗宋的老婆和儿子在日军的大规模轰炸中丧生。

  这个情况他必须告诉罗宋。可是现在罗宋自从随彭一虎匹俦返回卧龙山,就一直没有归队。上次听柳曼说,罗宋并不在卧龙山,而是被组织派去正阳关去了。

  恰此时,支队转来省委的指示信,皖中中心县高官吕其昌拟调任独立团任政治委员,让独立团派一个得力的人去迎接。

  于是,柯川找来倪玉霞,将省委的指示信拿与她看,然后说:

  “玉霞同志,由你去接吕政委吧!喏,这是地址。"

  倪玉霞一看,说道:“怎么,吕政委在寿县城?”

  “对,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心县委机关从正阳关搬到了寿县城。”柯川说。

  “好,我这就出发。"倪玉霞说。

  柯川说:“凭据目前的局势,日寇很有可能在近期发动对寿县城的进攻。所以你必须赶在日寇进攻前,将吕政委接出县城。另外,你走后,队伍将转移到造甲店去。你可以将吕政委直接带到造甲店去。”

  造甲店也在寿县境内,紧挨着长丰县。

  “明白!”倪玉霞转身欲走。

  “慢!”突然柯川又叫住了倪玉霞。

  倪玉霞不知另有何事,赶忙站住。

  只见柯川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于倪玉霞,同时说:

  “玉霞同志,麻烦你把这封信交于吕书记,让他托地下交通转走这封信。”

  倪玉霞不知这是一封什么信,就拿眼看了一下信封,这一看不打紧,她打了一个激棱。

  原来信封上写着“罗宋亲啟"。

  “罗宋?”倪玉霞用狐疑的目光看定柯川。

  一直以来,倪玉霞都在关注罗宋。以前她问过秦政委,可秦少敏的每次回覆都是躲躲闪闪,并没告诉她罗宋的具体情况。

  秦政委调往支队部后,她也问过柯川。柯川的回覆是,罗宋离他们并不远,具体的,他说他也不清楚。

  “呃,我也是最近才听说,罗宋在正阳关搞地下事情。”柯川忙解释。

  “正阳关?搞地下事情?”倪玉霞自言自语着。

  其实一直以来,秦少敏和柯川他们都对她与罗宋的关系讳莫如深。以前她和罗宋在一起的时候,罗宋总是竭力躲着她,这可见两位领导没少给罗宋敲警钟。这令她心里一直苦涩着。

  而倪玉霞心里明白,她一直不能忘掉的,除了李三,就是这个罗宋。

  “罗宋他到底怎么啦?您要写信于他?”倪玉霞是绝顶智慧的女子,她问柯川。

  柯川只得把罗宋家中的情况说了出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方英(1906年-1932年10月),男,汉族,原名方运炽,假名高中林,安徽寿县人。他历任第三国际东方特派员、中共中央巡视员、中共安徽省高官(未到职)、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皖西北特高官、皖西道高官等职。他是独山暴乱、瓦埠暴乱的组织者和领导人,皖西北革命凭据地建设者之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