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

李三古堆

第90章神秘的面纱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2465 2022-11-08 08:00:30

  第二天,他们开始勘察修建的每个角落。

  在蔡廷祥、梁思成匹俦的具体指导、加入下,考察团开始考察,他们从斗拱、梁枋到平暗、石雕柱础一一斟酌、比对,认为俱都显示出晚唐的修建气势派头。

  梁思成说,最让他震惊的是屋顶梁架的做法,这样的梁架只在唐代壁画中有过描绘,而在多年的考察历程中,他从未见过。

  蒙着面罩,在厚厚的积尘上,柯岩他们借助手电筒的微光开始测绘、拍摄。

  几千只蝙蝠一齐扑扇着翅膀,驱逐着这些不速之客,顶棚积了千年的浮土纷纷落下,横梁上陈列着蝙蝠干瘪的尸体,盖住了他们的视线。

  黑黑暗,数以万计的臭虫从横木中探头张望,钻进他们的衣襟。

  几个小时后,到檐下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他们才发现遭到了臭虫叮咬,另有无数只臭虫已经钻进睡袋和条记本里。

  有大量的蛛丝马迹显示着这应该是一座唐代修建,但他们仍然期望能找到更直接的证据。

  第三天,林徽因在一根梁下发现了淡淡的墨迹,它被灰尘笼罩,又被后世涂抹的淡赭色涂层遮蔽,难以辨识。

  她在空中努力变换着身形,试图分辨梁上纪录的官职和人名,终于,她发现了这样一行字:“佛殿主上都送供女门生宁公遇。”

  她猛地想起曾在殿外的石经幢上看到过一些关于官职的纪录,决定重新读一读经幢上的文字。

  “小柯,你去殿外看一看石经幢,上面是否有一行字。”林徽因在架上对柯岩喊道。

  “好嘞!”柯岩愉快地允许着。

  一会儿,柯岩果真跑来对林徽因喊道:“林老师,石经幢上果真有一行字。”

  林徽因赶忙从架上下来。

  在经幢上,她发现了一行相仿的字——“女弟佛殿主宁公遇”。

  经幢是唐朝大中十一年立的,那一年是公元857年。

  佛光寺的真实历史,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直到现在,他们这才领悟到,那尊坐在角落里的世俗女子像,并不是武则天,而是宁公遇。

  把供养人安置在佛像下的角落,在敦煌壁画中也屡见不鲜。

  虽然佛光寺已是晚唐气势派头,而且梁思成凭据其规模断言,在晚唐它也并不是一流的寺庙,但它究竟给他的想象画出了一个全貌:“斗拱雄大,出檐深远”。

  他尤为兴奋地叹息,佛光寺云集了唐代的绘画、书法、雕塑和修建于一体。

  “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更属海内无双”。

  他从来不惜于用最华美庄严的字句来描述他发现的修建——他心中的修建。

  其实,关于佛光寺的考察,十二年前,关野贞①曾经见过佛光寺的照片。

  其时,关野贞和常盘大定一起辑录《支那释教史迹》,收录了日本僧人小野玄妙和太原美丽兴照相馆为佛光寺拍摄的九张照片。

  可惜,他们关注的是大殿里的三尊佛像,认为它们是“五台山中唯一杰作”,却对修建险些视而不见,而且断言,“佛光寺之寺院规模、伽蓝并不雄伟”。

  最终,是田野考察(即考察团的考察)澄清了历史的真相。

  考察团一行拊掌欢呼,忘了连日来的劳顿与疲惫。

  他们只看见,一千年后的夕阳残照,如约倾覆在这座被遗忘的修建上。

  它来自遥远的盛世大唐,而它所象征的富贵喧嚣,原本就敌不外时光积下的一粒微尘。

  这次考察,对于穿越过来的柯岩也是一种震撼。他本是学历史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无不闪烁着金灿灿的光线。

  然而,这些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离不开历代的掘客和再现,离不开像蔡廷祥、梁思成、林徽因这样的大师们辛勤汗水的支付。

  考察间隙中,柯岩以日记的形式向柳曼讲述了他在这一段时期内的生活及感受。

  某一天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清晨,阳光透过树隙投射在大殿铁灰色的屋脊上,发出圣洁的光线。林徽因老师坐上吊架。当吊架升至屋脊的时候,她辗转着身子,终于在梁下发现了一行字。而这行字与殿外石径幢上的一行字配合印证了一个伟大的事实:这是一千多年前晚唐时的修建。”

  他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柳曼正领导卧龙山的弟兄们作了一次斗胆的远程奔袭,将杨彪弹药库的弹药掳走十之六七。

  而这一晚,也是国军史团完成对卧龙山困绕的时候。

  第二天天明,史团对卧龙山正式展开进攻。史团的三个步兵营,一个特务营,一个炮兵连全体上阵。

  这是史保国团长的打法,这叫“四面楚歌”,目的是让卧龙山的土匪无处遁逃。

  果真是出奇的顺利,国军队伍没遇着丁点反抗,就会师卧龙寺。

  然而,卧龙山是一座空山,卧龙寺是一座空寺。那些所谓的土匪不知上天了,照旧遁地了,横竖连一个影子都没看见。

  史保国团长大失所望,原本想大大地赢一把,却不意竹篮吊水一场空。

  他把失望酿成不满,又把不满撒向他的妹夫县长唐明友。他怪唐明友自以为是,将史团要来寿县剿匪的事放肆宣传。

  他认为,这次不是剿匪,而是吓匪。卧龙山的土匪不知吓得躲到哪个旮旯里去了。

  史保国对唐明友吼道:“明友哇明友,你是真傻照旧假傻。这土匪没剿灭,终究是祸殃。我不能总是守着你这一亩三分地。我们走了,他们可就要回来了。你说,到时你怎么办?”

  面对大舅哥的气急松弛,唐明友赔着笑脸说:“年老,你们不能走!杨彪还没有剿灭呢!你得接着剿哇!”

  史保国诧然:“杨彪?当初并没说剿杨彪哇!我听说这杨彪盘踞在一个‘两不管’的地方,像只泥鳅。你打他,他往邻县跑,你说我怎么剿他?”

  唐明友说:“年老,就是因为他难剿,所以要年老您出头哇!您是雄师所指,所向无敌。”

  这些话令史保国听了心里舒服。适才那些话,本就是气话,是大舅哥说给妹夫的气话,目的也就是发泄发泄。

  于是史保国从卧龙山撤下人马,转旗向西南,戟指馒头山。

  史保国照旧唱他的拿手好戏:“四面楚歌”。他的队伍是正规队伍,没有领土的限制,那里有匪他就往那剿。

  照旧全军出动,不留预备队。四个营分东南西北,炮兵连一直向馒头山的北侧推进,在离杨彪大营不远旳北山麓安营扎寨。

  这正规军不愧为正规军,只一夜的功夫,全体参战队伍一律到位,一千多人像一千多只老虎,只等天亮上阵显威。

  史保国很有军事头脑,同时也是吸取卧龙山的教训。在没有开始他这次的行动之前,他召集作战聚会会议,命令各营扎牢防线,谁放跑了土匪,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四个营长还不舍命向前,脱手凌厉。

  天刚放明的时候,史团就开始进攻了。史保国命令炮兵连猛轰杨彪大营,他要先来个下马威。

  一时间,炮声隆隆,震耳欲聋,硝烟与乳白色的岚气融合在一起,酿成了雾,酿成了云,在山间、林梢飘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关野贞(1868年1月9日-1935年7月29日),日本修建史家、东大教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