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新南宋

新南宋

云霞坪居士 著

  • 历史

    类型
  • 2018-06-22上架
  • 372479

    连载中(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刊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 临安

新南宋 云霞坪居士 3370 2018-06-21 19:38:21

  “张小郎君,你爷爷被人打了。”

  “什么?谁打了我爷爷?”

  南宋,临安城郊,一处窝棚小院之中。

  一位五六十老者卧躺在一张床上,一个十五六岁少年则是在院子里用瓦罐熬煮汤药。

  “我说您老人家,能不能少管一点闲事,您看看您都一把年纪了,竟然为了和别人争风嫉妒把自己腿脚摔伤了,这也太……”

  “臭小子,你是皮痒了是吧,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啊你,等我胳膊腿好了,非得打的你屁股开花不行。”

  “您现在倒是来打我啊?”

  “你……你这个臭小子,我看你就是想把我气死,然后你就好接手我老人家的家产。”

  “哎哎哎,我说老头,你有啥家产能够让我接收的?咱们说话得讲一点良心好吧,你除了就这个破院子之外,你另有啥啊?”

  “咳咳……臭小子,你当年沦落为乞丐,要不是我老人家美意收留你,你早就饿死了……”

  “一码归一码,你收留我,我允许给你养老送终,这就抵消了,你还想让我念书考科举,这就有些太过了啊!”

  少年说道:“而且,要不是这么些年来我给你写话本,你的评书能有这么多人听吗?你倒好,爱管闲事,只要看到有人可怜你就同情心泛滥,好不容易挣些钱,就被你给送出去了,要不是这样,咱们早就住进城里去了也说不定。”

  “这你还说道点子上了,要不是我老人家同情心泛滥,当初就不会收留你,否则哪有现在的今天,每天累死累活还要供你吃供你住还要供你穿……”

  “我说你们两个就不要贫嘴了。”这时,只听院门吱嘎嘎一声被人推开,进来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

  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上面用布盖着,走路时还一瘸一拐的。

  “赵奶奶,您来了。”见到老人,张小川连忙上前迎接。

  “你们两啊,只要在一起就一天到晚说一些不正经的话,能不能消停点?”赵奶奶来到张小川面前打开竹篮,从里面拿出一个陶碗和一双筷子递给他说道:“拿着,这个是你的。”

  “谢谢赵奶奶。”张小川接过碗,连忙致谢,陶碗里面盛的是饭菜,于是张小川一边用饭一边给老头熬药。

  另一边,赵奶奶则是继续提着篮子进了屋子,而且亲自给张老头喂饭去了。

  其实,张老头和赵奶奶并不是两口子,但在张小川看来两人却胜似两口子,因为张老头赚的所有钱险些都是花在了赵奶奶身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奶奶是一个好人,好到什么水平呢,和后世电视中报道的,收养了上百名孤儿的那一对老伉俪一模一样。

  而赵奶奶,就是后世中那收养了上百孤寡儿童的古代版。

  老奶奶原本一开始只收留十几个孩子,直到遇到了张老头后,收留的数量就越来越多,还好赵奶奶是当地人,有着一座祖传下来的大宅院,否则还真安置不了那么多人。

  “既然没钱了,那就缩减一些吃食,等我伤好了,就好了。”

  突然,张老头的话语传入张小川耳中,马上就把他吸引了已往。

  “你小声点,别让小川听见了。”接着一个很小的声音响起,口气似在责怪。

  “怕啥,他都这么大了,是该肩负起一些责任了。”张老头的声音继续说道,只是声音明显小了下去,如果不是张小川此时正贴着窗子听,基础就听不到。

  “你说你个死老头子,乱说什么,要不是小川每天给你写话本,你的评书能那么受接待吗,人家写话本不要时间啊?有小川这么智慧的孩子给你当孙子,你就知足吧。”

  随后,两人的声音徐徐小了下来,张小川再怎么听也听不见了。

  见听不到什么话了,张小川只能蹑手蹑脚的离开窗子回去继续熬药。

  过了一会,赵奶奶走了出来。

  “小川,药熬好了吧,我来给你爷爷端已往,你去忙你的吧。”赵奶奶朝张小川说道。

  “那行,赵奶奶我这就走了。”张小川说道。

  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一本书后,张小川就离开了院子。

  十几分钟后,张小川来到了城郊一座宽大的四合院前,还没有进入大院,他就听到了无数孩童嬉笑打闹的声音。

  四合院,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许多黎民的选择。

  “哇,张哥哥来了。”

  推门进入,一群孩子就发现了到来的张小川,马上一个个欢呼不已。

  这些孩子中,小的三四岁,大的也只有十来岁,男孩女孩都有,一共有八十九小我私家,所以很是热闹。

  只是这么多孩子,每小我私家穿着都是破破烂烂的,除了女孩之外,许多年纪太小的男孩连衣服都没有,就像是难民营出来的孩子一样。

  不外看的出来,她们都生活的很快乐,从他们脸上开心的笑容就知道。

  “嗯哼。”张小川重重咳嗽一声,高声说道:“凭据平时的规则,都给我自己找位置坐好。”

  听到张小川的话,马上,一群孩子们就快速从院子里搬出了自己的小凳子,也不管烈日高照,都规行矩步的排列坐在了宽大的院子里。

  还好,为了孩子们不被日晒雨淋,赵奶奶和张小川爷孙两早就在院子顶上搭了棚顶。

  孩子们坐好,张小川则是从赵奶奶的房间中搬出来了一块黑板。

  “今天,我来教你们数学几何知识,年纪小的就把乘法表温习一遍,不会的问年纪大的哥哥姐姐,下面,我写在黑板上的工具你们都要认真学,要是教完不会的话你们可以问我,我明天会挨个拷问你们,要是不会的明天就不让用饭,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马上,下面孩童们齐声回覆。

  下午三点左右,张小川就早早结束了对孩子们的教育让他们自己温习,而他则是回到了家中。

  回抵家里,老头正在睡觉,而张奶奶则应该是上街卖糖葫芦去了,这也是维持孩子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来钱门路。

  糖葫芦是张小川抄袭的后世糖葫芦的做法,历史上的糖葫芦应该还要等几十年才会被人做出来。

  见老头睡的香甜,张小川回到自己房间,悄悄的拿了一叠书稿就出了门。

  宋,是一个商业和文化极端发达的朝代,在南宋各多数会,随处都可见到种种勾栏瓦舍。

  这里说的勾栏瓦舍并不是后世的青楼妓院,而是宋朝老黎民看戏消遣的地方。

  这里面演出有戏曲,杂技,魔术,唱歌跳舞,乐器演出,评书响声,等等等等,应有尽有。

  这瓦舍就好比后世美国的百老汇,而勾栏就是百老汇里面的剧院。

  凭据历史纪录,南宋临安城里面,像百老汇这样的瓦舍有二十多座。

  这些瓦舍中,小的瓦舍有勾栏几家,大的有十几家,整个临安城每天有一两百家勾栏营业。

  这些勾栏中,大的能容纳数千人,小的也能容纳数百人,凭据统计粗算一下,临安城这些大巨细小的勾栏,每天都能接纳两万到五万人次的客人,一年就能累计七百万到两千万人次。

  这真是一个极为夸张的数字,而这还只是在临安一个都市,如果算上南宋大巨细小所有都市,那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些数据,也能够充实体现,其时的南宋民间有何等的富庶与富贵。

  此时,张小川正在一座名为王家桥瓦的瓦舍中,与一家名为“茶园棚”勾栏的东家谈判着。

  “钱叔,我真的能行,您就让我试试吧!”

  “唉,我说你这个张小郎,你别给我捣乱啊,你年纪这么小,你说评书谁能来听啊?到时候人家一听这里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娃儿在说评书,早就转身走了,更不行能花钱来听的。”

  被称为钱叔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胖子,正是这座勾栏的主人,此时他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张小川。

  “钱叔,您就给我一次时机吧,我爷爷的评书话本都是我他写的,我想我说评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张小川争辩说道。

  “哎?这不是张善人家的孙子吗,你来这里做什么哦?你爷爷的腿脚好些了没有?”就在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张小川耳边响起。

  张小川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大踏步而来。

  “不劳您费心,我爷爷腿脚好着呢。”对方阴阳怪气,他也没给对方什么好脸色。

  眼前这人他认识,正是和老爷子一同在这家勾栏评书的人,叫孙承德,和老爷子算是竞争对手,而且这人恬不知耻,好频频评书盗用了他给老爷子的评书内容。

  “东家,这小子找你干嘛呢?”见张小川没有好脸色,孙承德也不恼,而是转头朝中年胖子问道。

  “这不是他爷爷腿脚受伤了吗,所以他想取代他爷爷来咱们勾栏评书,我正在和他说呢,小孩子哪能说评书啊,照旧等他爷爷伤好了再来不迟。”中年胖子解释说道。

  “小孩子怎么能评书?我要是客人,听到咱们勾栏评书的竟然是一个孩子我肯定不会掏钱,要是提前不说好的话,人家客人知道了还不把咱们勾栏给掀了啊,东家你了千万不要允许他,这会砸咱们勾栏招牌的。”孙承德听到胖子的话,马上就惊讶的高声说道。

  听到孙承德的话,张小川气的咬牙切齿,不外他却不能放弃,因为另有上百张嘴等着他赚钱来养活。

  之所以来这家勾栏,也是因为他爷爷的关系,这家勾栏是他唯一比力熟悉的了,去其他勾栏的话,别人基础见都不会见他。

  “东家,你就让我试一试吧,要是不行的话我以后肯定不会再纠缠你好欠好?”张小川朝中年胖子软语相求道。

  “唉,你这个张小郎,你咋就不听劝呢,这是不能开玩笑的,你要是说欠好,我的茶花棚真的会被砸的。”

  “我说钱胖子,要不你就让人家试试嘛。”突然,一个声音在几人耳边响起。

  朝声音过来的地方看去,只见一个年轻令郎哥模样的人正带着几个随从徐徐踱步而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