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兴汉室

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动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2256 2018-07-11 19:10:00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野田黄雀行】

  杨修知道这一阵是自己稍逊一筹,天子看似照旧被法正的看法说服,但他又哪里知道,天子其实心里早就有了想法,无非是看到法正随处与他看法契合,在后世又有个谋士的名声,这才留下他,准备在一会儿接见杨彪等人的时候做个意见参考。

  不用一会儿,受到传诏的光禄勋杨彪、执金吾司马防两人联袂而至。

  在这之中,杨彪且不用说,弘农杨氏在天子的恩待下权势如日中天,门生子弟遍布朝野。

  相比起来,执金吾司马防在朝堂上的异军突起无疑更引人注目。按常理来说,一直在韬光养晦、不问事务的京兆尹司马防在遇到辖内天子遇刺一事后,不仅逃过清算与追责,反而获得天子谜之赏识,一再升迁重用。

  众人都只以为这是天子看重司马防的某些能力,或者是为了提拔一些边缘人物以制衡不停壮大的弘农杨氏,但是谁又知道司马防能有今日,全靠的是他那尚未显山露水的次子。

  这是只属于天子自己的秘密,但并不故障外人对此的妄加推测,尤其是司马防本人也是惊骇心虚,不知道自己哪一点被天子看上了。

  因为不知道自己哪一点被天子看中,他就无法投其所好,所以在为天子做任何事时都市谨慎再三,生怕哪里做得差池。

  此次召见,他自然知道是为了什么:“臣等自昨日奉诏以来,夙夜不敢懈怠,在查阅当日值守名册、以及劈面问询宫门司马以后,当日值守郎官之中,郎中尹忠的行迹极为可疑。”

  “此人自陛下微服出宫后不久,便立即寻机外出,尔后又仓皇返回,险些可疑确定就是此人向外间通报秘密。”杨彪精神内敛,沉稳有度,浑然不似其子杨修那般恃才傲物、举止轻浮。

  天子立即说道:“真是如此?看来在他身后另有人为他出谋划策,想必这小我私家就是宫盗、刺驾等事的罪魁罪魁。”

  此时杨彪等人也都已从天子处得知法衍在狱中审讯的最新结果,司马防虽然没有因为刺驾一案被天子盘算,但他心里一直对此事铭心镂骨,他说道:“如今叛军不日将至长安,为免尹忠与叛军有内外相应之患,请陛下准臣下派缇骑前去将尹忠捉拿入狱。”

  照旧天子沉得住气,道:“先不急着去捉,尹忠不外一个郎官,往日智谋不显,又未受董卓生前看重,哪里能主持谋划这等大事?其背后肯定另有他人。在知道杨公已经着手查阅当日值守名册后,他势必会做贼心虚,去寻求其背后之人的呵护。尔等可派缇骑黑暗监视,一路尾随,这样方能克竟全功。”

  杨彪与司马防对视一眼,拜道:“陛下睿鉴,臣等遵旨。”

  “只是没想到在当下时局,竟另有人想着颠覆朝廷、危害社稷。”天子无不感伤:“李傕等人十万叛军将至,朝中不知有几多人摩拳擦掌、三心二意,也不知有几多人是董卓余党、如尹忠这般心怀不轨!”

  见杨彪几人在自己旁边绝不避忌,法正虽在心里早有推测,但甫一听到朝臣勾通黄巾贼的事情属实时照旧震惊不已。

  天子既然在众多秘书郎里唯独选择留下法正,显然是期望于他能提出些什么有用的看法。

  法正再如何也不能让天子失望,在一旁认真的分析、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会后,他脑中灵光乍现,还真被他想出一个法子来。

  “如今李傕等叛军势大,朝廷又在新丰输了一仗,许多人对即将在长安城下发生的一战并不看好。”在获得天子允许后,只见法正徐徐说道:“眼见凉州人翻身做大,当初被迫蛰伏在朝中的董卓余党此时一定会忍不住闹出消息,好让那些叛军将校们知道他们的能耐,日后在朝堂上也能有立足之地。”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确实在暗地里闹腾的厉害。”天子赞同说道:“当初王司徒入狱,引发城中士民不安,这背后何尝没有他们在推波助澜、想借此扰乱局势、好声援城外叛军的用心。”

  受到勉励,法正更有劲头了:“既然如此,倒不如给他们一个冒头的时机,就说朝廷不满诸将叛乱犯上,要派遣使者持节前往叛军军中示以天威,勒令诸将退兵。那些蛰伏在朝、盼着与叛将通消息的人势必会争相自荐,请求派往叛军军中。这样一来,无论是董卓余党照旧三心二意者,都将主动跳进朝廷彀中。”

  这一招引蛇出洞确实出彩,哪怕并不需要靠这个要领捉到刺驾的幕后主使,也能趁此时机将朝中的投机分子与藏匿下来的董卓余党给一网打尽。

  谁跳的最积极,跳的最高,谁就最有嫌疑。

  杨彪不由得侧目,法衍平时不显山露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个多谋善断的好儿子。他不禁拿法正与自家儿子杨修做了个比力,最终在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除了文采和学识,杨修还真没什么比得上法正的。

  看来扶风法家不仅后继有人,而且也将因此兴盛了。

  杨彪抛开一丝浮现心头的忧虑,沉吟道:“秘书郎说得有理,臣以为如今趁着李傕等叛军还未到长安,待他们踊跃自荐后,大可以寻机扣下,等战事一了便另行核办。”

  司马防在一旁却有差异的看法:“好是好计,只是愿意出使者,朝廷如何得知谁是三心二意之徒,谁又是忠贞为国之辈呢?若是将义士与宵小一概入狱,岂不是有违国家本意?”

  法正在提出这个战略时基础没有想到过这点,他究竟年纪还小,处事不甚周虑。

  虽然对天子体现歉意,但法正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等到朝臣自荐出使以后,尹忠等人想必也落入法网,只需两者对质,看他们平日之间可有往来、再以尔等品性加以甄别,要区分出义士与宵小其实并不难办。”

  说完以后,法正看着天子似笑非笑的神情,本是自信的他心里也不由得打鼓。

  虽然司马防指出了不足,但他依然认为这个要领是十分可行的,而且,他其实有句话并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朝中有胆气的人早在董卓专权的时候就冒出来了,何须等到这个危急关头,朝中剩下的那些大臣,还真纷歧定有像这样的人物。

  天子知道法正不确定的神态只是出于对自己是否接纳的犹疑,而不是对他所提出的战略的不自信,于是做出了最终决定,先下诏旨招募自愿出使叛军的臣子,然后使司马防派缇骑黑暗监视尹忠,以顺藤摸瓜,捉获幕后主使。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